⋄ 孩子患「肺燥热阴亏夜咳」时的症状
◎临睡前咳嗽,有白沫沫痰、白黏痰或者黏稠痰。
◎坐着的时候很正常,一躺下就咳嗽。
◎在夜里固定的时间咳嗽。
例如晚上23:00~淩晨1:00、淩晨1:00~3:00、淩晨3:00~5:00等,其他时间就会好很多。
一定要把夜咳的白沫沫痰和风寒咳嗽的泡沫痰分清楚
孩子夜咳的白沫沫痰和风寒咳嗽的泡沫痰之间的区别,主要在大小和排列上,如下表。
▼夜咳的白沫沫痰和风寒咳嗽的泡沫痰之区别
痰的类型 | 痰的大小 | 痰的排列 |
夜咳的白沫沫痰 | 泡沫非常细小,就比芝麻粒稍微大一点儿,再大也只有几个芝麻粒那幺小 | 紧密地排在一起 |
风寒咳嗽的泡沫痰 | 像绿豆粒那幺大,大一点的会像黄豆粒一样。 大的和小的都比较少。大多数泡沫介于绿豆粒和黄豆粒大小之间 |
泡沫和泡沫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很紧密,感觉就像水面上浮着很多泡沫 |
孩子为什幺会在夜里不同时间咳嗽?
中医认为,这完全可以从《子午流注图》(见下图。作者注: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兴衰)中找到原因。

⋄ 治疗孩子「肺燥热阴亏夜咳」的食疗方:豆豉梨
配方:淡豆豉(中药店有售)6克、雪梨(大小皆可,去皮)1个。
加减:流清涕或打呼噜、鼻塞,加生姜5片;痰多,加茯苓10克;肺热,加梨皮1个;夜里乾咳,加冰糖少许;流清涕,加红糖少许。
做法:将梨去核,切成小块,与其他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大火煎煮,开锅后改小火煎煮10分钟即可出锅。代水饮。
说明:这是一个精简方。如果夜里咳嗽比较轻,我们用这道食疗方子就可以了。
临床中,有的家长认为梨性寒,不敢给孩子吃,并以孩子吃后易拉肚子为例说明。我微笑:此非真懂。为什幺?第一,梨性凉而不是寒,梨性之凉是秋天凉爽的凉,非冬天寒冷的寒。第二,吃梨后腹泻是因为少了淡豆豉。淡豆豉性温,可中和梨的凉性。
我诊疗过一个3岁的小女孩,她五个多月大的时候开始咳嗽,咳得很厉害,当时都有喘的现象。虽然治好了,可是之后动不动就又咳起来,尤其是换季时。一咳就会喘,觉也睡得很不安稳,特别是每天淩晨3:00~5:00会不停地咳。中、西药都吃过,就是不见好转。她平时胃口特别好,吃得也很多,不挑食,但大便一直很硬、很乾。我建议她妈妈给她喝豆豉梨,没几天咳嗽症状就减轻了。
⋄ 治疗孩子在夜里不同时间咳嗽的推拿方
(1)23:00~淩晨1:00咳嗽:帮孩子按揉足临泣穴
根据子午流注规律,晚上23:00~淩晨1:00是胆经主时,在此时间胆经气血旺盛,凡是这个时段的咳嗽,不管是肺燥热阴亏还是外寒里热引起的,都可以配合按摩足临泣穴来治疗。
足临泣穴
▼寻找本穴位,可以从孩子第四趾和小趾跖骨之间的趾缝处,沿着脚背向脚踝方向推,向上推的过程中骨缝会逐渐完全合拢,合拢的前方处就是足临泣穴。

▼用拇指在孩子的足临泣穴及其周围,找出比较疼痛的点,然后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轻轻按揉。

做法: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功效:足临泣是胆经的穴位,按揉足临泣穴能够通调胆经的气血,治疗孩子晚上23:00~淩晨1:00(当地时间)—胆经气血流注时间夜咳。
(2)淩晨1:00~3:00咳嗽:帮孩子按揉太沖穴
根据子午流注规律,淩晨1:00~3:00是肝经主时,在此时间肝经气血旺盛,凡是这个时段的咳嗽,不管是肺燥热阴亏还是外寒里热引起的,都可以配合按摩太沖穴来治疗。
太沖穴
▼寻找本穴位,用拇指从孩子第一趾和第二趾之间的趾缝处,沿着脚背向脚踝方向推。向上推的过程中骨缝会逐渐完全合拢,合拢的前方处就是太沖穴。

▼用拇指在孩子的太沖穴及其周围,找出比较疼痛的点,然后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轻轻按揉。

做法: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功效:太沖是肝经的穴位,帮孩子按揉太沖穴,能缓解淩晨1:00~3:00(当地时间)—肝经气血流注时间的夜咳。
(3)淩晨3:00~5:00咳嗽:帮孩子按压太渊穴
根据子午流注规律,淩晨3:00~5:00是肺经主时,在此时间肺经气血旺盛,凡是这个时段的咳嗽,不管是肺燥热阴亏还是外寒里热引起的,都可以配合按摩太渊穴来治疗。
太渊穴
▼先找到孩子手腕在手掌这一侧的腕横纹,然后在靠近大拇指一端的凹陷处仔细触摸,会感觉到脉搏在跳动,此位置就是太渊穴。

▼用拇指稍稍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按压孩子的太渊穴。

做法: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功效:太渊穴是肺经的穴位,能通调肺部气血,主治孩子淩晨3:00~5:00(当地时间)—肺经气血流注时间的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