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骨质疏鬆症早已不是专属于老年人或是更年期妇女的疾病,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护理师谭敦慈说:「我遇到的很多年轻女孩子,下个楼梯就股骨骨折,或是站上台阶再下来也股骨骨折,很多朋友在下楼梯的时候拐到脚,没想到脚板前端的跖骨就骨折了。」
骨鬆源于钙不足?懂得吃更要记得动
社会大众对骨鬆议题的关注,与实际上预防骨鬆的努力似乎不成正比。2016年 骨质疏鬆症学会调查就发现,有七成五女性每日钙质摄取不足卫福部建议的1000毫克,甚至不足600毫克。
「统计来看人真的钙不足,但首先要改变饮食习惯,再加上运动。平常可以适量摄取高钙食物,而很多专家建议要达到固定的运动强度,当你每天都动自然就会达到。」谭敦慈强调:「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要长期维持,而不是一次摄取很多钙质或是做很多运动。」
饮食灌「钙」,注意这6点
不要觉得对骨头好就拚命吃:
所有营养的观念,都应该建立在均衡饮食之上,而且要防于未病,别等到生病了才乱补一通。谭敦慈举例说:「有些国外研究发现,把牛奶当水喝反而骨鬆,过量蛋白质吸收不了也造成身体负担,所以任何食物都要适时适量。」
牛奶之外还有许多选择:
深绿色蔬菜(如芥蓝菜、青江菜、苋菜等)、髮菜、小鱼乾、芝麻等,都是比较少人知道的高钙食品,可以在三餐中搭配着吃。更年期女性也可以喝豆浆,大豆製品不仅补钙也有助于平衡女性荷尔蒙。
少吃高盐、高糖:
盐分会加速钙从尿液排泄,新闻报导爱吃高钠火锅容易骨质疏鬆,就是这个缘故。而糖分会跟钙质形成吸收时的竞争关係,因此甜食也是让钙质流失的因素之一。
茶跟咖啡限量不加奶:
茶与咖啡所含的丹宁酸会阻碍钙质吸收。有人把茶当水喝,30几岁就严重骨鬆;现代人喜欢喝拿铁,觉得咖啡里面加了牛奶应该有补到钙,但谭敦慈建议先喝不加奶的咖啡,一小时后再喝牛奶,才能完整留住钙质。
不要吃加工食品:
许多食物含有合法添加剂磷酸盐,虽然食物本来就有一些天然的磷,但是可乐、碳酸饮料、泡麵等加工食品的磷酸盐含量很高,钙跟磷结合就会排出体外了。尤其是医嘱开立的钙片,最好在饭前饭后一个小时吃,以免碰上加工食品而徒劳无功。
不用彩色吸管筷子保温瓶:
重金属会干扰细胞代谢,如日本「痛痛病」就是慢性镉中毒造成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鬆的案例。平时尽量避免接触到重金属,例如不用彩色吸管、染色物品,就能相对减少接触到有毒物质的机会。
天天「空气跳绳」增加运动量
累积骨质的另一个关键,是运动。每周一次激烈运动的帮助不大且有风险,初入门者选择走路、散步是很好的,但是下班后累垮了或没时间怎幺办?谭敦慈分享自己的秘诀,就是每天「跳绳」,而且不一定要真的拿着绳子,「轻轻跳跃」的动作才是关键。
跳绳时要注意,直挺挺跳绳容易造成关节的伤害,因此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每个关节都要弯曲,再跳起来,弯曲,再跳起来;不用跳得太高,轻轻跳、慢慢跳约20至30次即可。这个简单的运动可以训练心肺功能,不过体重过重的人可能比较不适合。
另外,很多人腰痠背痛是因为骨架承载的重量已经超载了,像是40几公斤的人和60几公斤的人相比,60几公斤的人骨架负担就会重很多。想要减轻全身负担,还是要配合均衡饮食及运动,免得节食减肥让骨质肌肉流失,反而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