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十月正是山药的盛产季节,不管生食或做成菜餚,口感Q黏,营养一级棒,甚至乾燥后的中药材「淮山」,更是四神汤及一般食补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全家人温补的好食材。
全世界的山药品种约有6百多种,光是的山药也有10几种,像阳明山原生种、基隆山药、白皮白肉山药、红皮白肉山药、恆春山药、寿丰山药、紫皮红肉的红薯山药等。而我们吃的山药,其实是它的地下块茎,依这些品种的不同,块茎外形也不同,一般有圆形、块状及长形。

根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桃园区农业改良场于101年度的资料,山药目前的栽培面积大约有550公顷,以阳明山、新北市三芝及双溪、基隆、南投竹山和名间以及屏东等县市为主要产地。像阳明山就以种植长形山药为主,因为块茎深埋在土中,很多农民会用塑胶导管来辅助栽培,在管中生长的长形山药,容易採收,外形也会又直又漂亮。
山药是一年一收的产物,每年农曆2月就可以开始种植,当时节接近10月气候变冷,叶子开始枯黄掉落,养分就会逆流至块茎,这时就可以採收了。山药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铁、碘等矿物质,每100公克热量仅73卡,它还含有消化酵素,是相当营养的食材。

选购山药时要找薯块完整、表皮平滑、鬚根少、没有发霉腐烂,而且同体积以越重的越好。新鲜的山药,切口会呈现鲜豔的色泽。由于山药外皮含有植物硷,在削皮时,有些人会过敏而发痒,可以先戴手套或套上塑胶袋再处理;如果真的发痒,赶快泡在冰水中或用肥皂擦洗,就能减轻症状。
山药富含铁质,切开后容易氧化变成褐色,把它放入冰水或者盐水中,可以减少氧化现象。山药很耐贮存,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先去皮切块,分装后放入冷冻库,就能贮存较久;如果是完好没有切口的,只要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期限可以达3个月喔!
(照片来源:农业易游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农委会农业儿童网、 脸书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