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肿的定义
水肿又称浮肿,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我们身体的组织间充满液体,这些液体在组织之间不断地交换与更新,但是这些组织间液的量却是相对稳定的。维持这种稳定状态有赖血管内、外以及体内、外的液体交换能够维持平衡。如果这两种平衡因故遭受破坏,就有可能导致我们的组织间隙或是体腔中有过多的体液聚积,造成水肿。
一般会引起血管内、外的体液交换失去平衡的因素有︰
- 细血管内的静脉压增高(例如血容量增加),导致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升高。
- 血浆蛋白减少(例如肝硬化导致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因为发炎等因素,导致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从範围来看,水肿可以分为「局部水肿」与「全身性水肿」。局部水肿可能是静脉阻塞所造成,例如深部静脉血栓、血栓静脉炎、上腔静脉症候群;或是静脉血管受压迫等所造成;其次是淋巴水肿。
造成全身性水肿的原因则较多,以下分别介绍。
二、全身性水肿的原因
一般人往往以为水肿和肾脏病有关,但除了肾脏病以外,还有其他疾病也会导致水肿。
(一)肾病症候群及其他低蛋白血症
导致水肿的主因是因为蛋白质大量流失,造成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由血管内移出,造成有效的血管内容积减少,又引发一连串的肾脏及神经荷尔蒙的反应,造成钠与水的滞留所致。
引起白浆蛋白低下的原因,包括因为大量的盐水输液灌注、营养不良、重度慢性肝脏疾病,或是由于泌尿道或肠胃道流失蛋白质、恶性肿瘤所引起的严重代谢状态所造成。
(二)心脏衰竭
由于心室的舒张压上升,有效的血管内容积减少,引发一连串的肾脏及神经荷尔蒙的反应,造成了钠与水的滞留。右心室衰竭会使全身静脉及微血管压力增加而导致周边水肿;左心室衰竭则会因为肺静脉及微血管压力增加,导致肺水肿,间接使右心室的舒张压也上升,最后造成周边水肿。此类病人连走路、爬楼梯都会有喘息及呼吸困难的现象,甚至爬到2楼就走不动,需要停下来休息。
(三)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人因为肝静脉回流受阻,造成腹腔血液容积增加,也使肝脏淋巴液的製造增加,肝内高压会刺激肾脏对钠的滞留及造成全身性静脉扩张,导致有效血管内容积减少。
加上肝硬化造成肝脏所合成的白蛋白减少,造成低白蛋白血症,同样又会导致有效血管内容积减少。除了产生腹腔积水以外,也会出现周边水肿,又因为严重腹水而导致腹压上升,影响静脉回流,使得下肢水肿变得更为严重。
(四)其他情况
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有些癌症,也会造成水肿。以甲状腺功能低下来说,有些病人因为结缔组织增加,尤其是在下肢,这些结缔组织纤维含有亲水性蛋白质或醣类,因而造成细胞外液增加。外观像是水肿,但是用手指头压却不会往下凹,这是黏液性水肿,有别于一般水肿。
除了上述疾病因素外,有些药物也可能会导致水肿。常见的有抗忧郁症药(例如MAOI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例如钙离子阻断剂、血管扩张剂、β阻断剂等)、中枢作用药剂(例如Clonidine、Methyldopa等)、荷尔蒙类製剂(例如皮质类固醇、雌激素、黄体素及睪固酮等)、非类固醇抗发炎药、口服降血糖药(例如Rosiglitazone)、免疫抑制剂(例如Cyclosporine等)。
若水肿不是由上述因素所造成,则应为体质性水肿。此类水肿的原因不明,特色是在早上起床时并没有水肿,但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小腿就会肿胀,体重甚至可以增加到1公斤。
常见的其他症状还包括手、脚或脸上的肿胀,以及肚子胀的感觉。不少病人同时也有精神或情绪上的问题,晚上睡觉时,尿液也会特别多。有此症状者,其健康情形与一般人没有两样,因此并不需要急着治疗。穿弹性袜、适当控制水及盐分的摄取,水肿的状况可以获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