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张怀媗从小就有便秘问题,原以为一周一次大号很正常,直到体检才发现身体早就出了问题,大肠天生比一般人长,大便因此会一直堵在肠道。
去年开刀切除大肠后,张怀媗透露体重半年内掉了7公斤,便祕问题也解决了。由此可见,若有长期便祕困扰,经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习惯却仍未改善,便要考虑大肠无力症的可能性。
大肠无力症是什幺?如何发现大肠无力症?
大肠无力症又称「原因不明的严重慢性便秘」主要是因为大肠的蠕动过慢造成腹胀、腹痛的现象,排便频率从2~3天一次、一週一次、一月一次都有,这种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但真正的原因还不明。
当然,有便秘也不一定是大肠无力症,首先,对于便秘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如何去判断自己是否有便秘的情况,根据多国专家所达成的共识準则(Rome III),可以从以下六项标準判断便秘的情形,在确认这些便秘状况后还要经由医学上的检查认定,才能确诊为「大肠无力症」。
下列1~6中,必须出现2项以上:
- 至少25%排便时,需要用力解便。
- 至少25%排便时,粪便的体积过大或过硬。
- 至少25%排便时,感觉解便不完全。
- 至少25%排便时,感觉肛门或直肠有阻塞。
- 至少25%排便时,需要以手指辅助解便。
- 每週排便次数小于3次。
- 除非使用缓泻剂,否则很少有软大便。
- 不符合大肠急躁症的诊断。
倘若符合该準则的判断标準,要确诊「大肠无力症」还需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便秘,根据三军总医院网站卫教资料,还要透过「大肠排空检查」、照X光显影,计算粪便在大肠内移动的时间,并实施大肠镜检查或钡剂摄影,排除肿瘤或大肠结构异常造成的便秘,最后排除是否因出口阻塞所造成。一般而言经常会发现「大肠无力症」患者的大肠有过长的问题,造成排便困难。
大肠无力症的治疗方法
「一般的便秘」都採保守治疗,例如规律作息、多摄取水分与高纤蔬果、口服泻剂或灌肠等,但「大肠无力症」则是不明原因的严重慢性便秘,如果改善饮食、规律作息还是没有改善便秘情况,大肠无力症就可能影响生活、工作及人际关係,必须提高警觉。
「大肠无力症」如何治疗?手术切除大部分的大肠是个可以考虑的方法,因为是腹腔内大範围的手术,术后病人容易因小肠沾黏常感腹胀,或因切除大部分大肠而常有腹泻问题,甚至病人会因腹腔沾黏造成生育困难,都是要多加防範的后遗症。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三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