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至少有20多堂课的阿芳,平常月收入不低于5万,这样的收入早已羡煞许多苦干实干的上班族!然而,认识她十多年来,转眼已是40多岁,身体状况已经不如30岁,哪里还有那幺多精力应付顽皮的学生、承担舟车往返的劳顿?
有次和她聊聊近况,她说:「能少些学生让我喘口气当然好啊!但收入也会跟着变少。」就算是高时薪,所做的工作也是用时间来换金钱。现实是,不公平的上天唯一公平的地方,就是祂给每个人一天24小时,时间用完了,钱也赚不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开始给阿芳残酷的考验,竟然让她声带长茧,被医生警告若不开刀,就不能再说这幺多话。阿芳不希望有些学生因为暂停了一、两周,心态怠惰就不学琴了;更不希望二十多个学生就这样被代课老师接手,因为那表示学生可能会转而跟着代课老师学琴,背叛她辛苦用心的教学。
上一辈的保守金钱观念,导致新世代继续穷忙
相信你也很好奇,月收入不低于5万的阿芳,未婚,还在跟父母同住,工作十多年来应该能有一笔可观的存款才对!
阿芳说:「父母的退休金还完房贷以后剩不多,剩下的钱都只敢存定存。扣除每个月孝亲费,还有全家的终身险、储蓄险、投资型保单的保费要存。如果有剩下的,我才能存定存。」摊开来一算,她才赫然发现,虽然月收入五万,但保费就要两万多,扣掉生活开销和孝亲费,还有三不五时犒赏自己的大餐与服饰,一个月根本存不到3千!
为什幺阿芳的辛苦钱,只是用来买保险、存定存呢?因为她的父母经历过高存款利率的年代,认为赚钱辛苦,得先保本再来谈利息。更因为经济起飞的年代,看过太多人炒股票炒到房产被拍卖、跳楼跑路,于是主观意识已经认为股票,甚至是名为「投资」的任何项目,都是一种赌博。讽刺的是,阿芳和她的父母却每个星期都去买乐透,这对她们来说,或许才是真正的「投资」。
看出来了吗? 阿芳的家庭,有哪些让人穷忙的特质呢?
- 不懂因时制宜:定存利率已经不如往年的高,却还缅怀于过去尝到的甜头,殊不知利率高,房贷利率也高,他们辛苦存下来领到的高利,都拿去偿还高利率的贷款。而现在低利的环境,许多财务槓桿高手疯狂使用低利贷款来操作高利率商品,藉此赚利差,等于是无本生意。
- 没有总资产、资产配置的观念:如上所说,看到定存领到的高利息而喜不自胜,却没看到金钱流向房贷,转化成自己的房产。而房贷付清,已经过了二、三十年的老屋既折旧,又多了修缮费用,如果不是坐落于黄金地段,涨幅有限;就算卖了赚钱,也没钱买新房子住。因此大部分资产都被锁在这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另外,资产除了房子,就只剩下现金与保险,偏偏这两项又特别容易受到通膨侵蚀,使得购买力缩水。
- 不愿学习,只靠上天眷顾:看到别人炒作股票失利,却因为自己未曾研究过股票为何物,于是将投资股票视为赌博、投资;然而他们却仍有赌徒性格,在每周购买彩券上累计损失的金额,至少也能买下一张股票。他们认为,以小博大才是翻转人生的不二法门。对他们来说,股票只是比乐透成本更高的「彩券」罢了。
- 误解了「保险」的真正意义:保险的最终意义,就是让你无法承受的事件得到保障。由此来看,许多类型的保险都脱离了其真正意义。平民保险王刘凤和曾多次指出,「终身型」、「储蓄型」、「投资型」保单就是典型的「高保费、低保障」的险种,其获利率只比现今定存利率高一点点。但这二十年当中,若将一样的钱投入整体市场投资,以MSCI全球指数这将近二十年来的绩效来看,总报酬率为153.37%,年报酬率也有5.86%。
以上这些想法是否也可以在你身边的亲朋好友身上看见呢?阿芳受到了家里长辈的理财观念影响,竟然使得自己十多年来的高收入,在人生的交叉点上,完成无法提供定心的后盾。阿芳每每想到此,总是感叹:「我这十多年来,真是穷忙了!忙了这幺久,还是穷!」
5个必须,让你扭转穷忙人生
但我认为阿芳的局势并非完全不可逆转,只是必须及早开始行动。阿芳的工作是音乐老师,弹性的工作时间与每月收入不稳定等特质,和一般接案的艺文工作者相似。于是我针对个人弹性接案工作者提供几项建议:
- 必须从众多案子当中取捨:以阿芳目前的情况,还无法毅然决然放下所有教学活动,因此必须思考「教学」要如何帮助她更有效率地经营个人与品牌。我认为只留下上课品质、学习成效好的学生继续教学,不但上起课来轻鬆又有成就感,更可让这些成效良好的学生做为日后创业的指标性模範。
- 必须开始理财:「储蓄」是为自己储存紧急备用金,而「投资」则是让自己的资金膨胀,在通膨的压力下维持一定的购买力。阿芳的金钱观念当中,总是在每月开销花完后,有剩余的钱才拿来「投资」与「储蓄」,因此她必须将顺序颠倒,每个月扣掉必要开销后,先将一定比例的收入拿来储蓄、投资,最后有多余的钱才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月都有一定的金钱能够用于让资产累积的工具。
至于收入不稳定的接案者、才艺老师,要如何规划每月开销呢?请参考怪老子的文章:〈收入不固定族群的理财方式〉。 - 必须开始投资:由于平日要专注教学或接案品质,因此投资的操作核心观念就是「简单」。只要将资金投入全球市场股债平衡配置,每年重新「再平衡」一次就可以。详细方法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教练,我要跑马拉松,你怎幺只教我折返跑?〉,用最乐活、无压力的方式来参与资产成长。开始投资后,「源源不绝」的现金流会让你有成就感,而对「彩券」这种一次输赢、不能创造持续收入的东西嗤之以鼻。
- 必须专心发展斜槓,拓展多元领域:放下了手边满满的学生与案子,多出来的时间就要发展个人的第二专长,或是将不同专长统整,彼此互补互助,才能产生收入,将缺少的资金缺口补上。
- 必须将保单做断捨离:先思考究竟何谓「保险」?我认为保险应该贴近个人或家庭需求,以最具「急迫性」者为考量。例如每天在外面骑车的外送员,就该把意外险与汽机车相关险种保障提高;担心上有双亲、下有儿女,自己的经济责任重大,那幺就把个人的寿险额度拉高。
以30岁女性来看,在身故保险金100万元的情况下,一年期定期寿险保费一年约1300,终身型寿险却要3万5千元以上,终身还本型更要5万元以上!各种保费之间的差距,就足以让你藉由投资让资产壮大。
以阿芳的例子来看,若她能将每月2万元的保费存下来,1年便可投资24万元,20年后本金为480万元。若这笔钱每年投入全球股市,以上述MSCI全球指数5.86%年化报酬率来看,20年后这480万元将成长为830万元!
记住,上天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刻,强迫你直视你最犹豫不决的弱点。阿芳和她的家人的保守与安逸心态,最后在这场声带手术当中随着手术刀被划破。对于她们,这场财务革命必须流血,但也迎向了美好的曙光。
本文获得「理财+1课」授权刊载, 原文网址。
作者简介:理财+1课是「理财家医科」的谐音,我们是一群对推广正确理财规划有着热情使命的CFP(国际认証高级理财规划顾问),藉由撰写理财科普文章并不定期邀约相关领域的「专科医师」驻诊,为您的理财学习永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