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十大死因里,癌症已经连续蝉联29年榜首,着实令国人个个谈「癌」色变。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黄庭章表示,在十大癌症死因当中,消化道的癌症(大肠直肠癌、胃癌及食道癌)就佔了三位,其中又以大肠直肠癌的发生率有逐年上昇趋势。他提醒民众,若能儘早诊断,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疗后的五年存活率都有不错成果。
黄庭章指出,随着医疗仪器和技术的进步,如果肿瘤侵犯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且无淋巴转移,就可以考虑利用内视镜来切除,免除传统手术治疗的痛苦。因此,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日本已经是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标準治疗方式。
他说,透过染色内视镜(chromoendoscopy)、扩大内视镜(magnified endoscopy)和窄频影像技术(NBI)等三项利器,能将病灶区分为适不适合施行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
操作方法是利用各种不同的内视镜刀(needle knife、IT knife、IT2 knife、hook knife、dual knife、flex knife等),将病灶和黏膜下层慢慢剥离切开,使其完整切除,再将切除后的检体送至病理科判断,若病灶侵犯的深度超出术前内视镜评估,则有淋巴转移的风险,应建议病人追加手术切除。
黄庭章还说,与内视镜黏膜切除术(EMR)相比,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病灶的大小较不受限制,对于比较大的病灶更能提供较完整的一次性切除。但相对而言,就需要更高明的操作技术和仪器设备。此外,穿孔和出血的风险也比较高,所以病患皆需住院治疗,住院天数大约3~5天。
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在李熹昌医师医疗团队领导下,首位病例在99年完成,近2年总共完成23例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也预计再派年轻医师至日本进修,期望能提升北市联医早期消化道癌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市民更卓越的医疗服务。
订阅【找来优惠券】,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