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旧闻也是新闻之有关病人逛医师及逛医院的医疗相关消息报导,所报信息中会给读者一个观念,就是这都是病人没事做,所以喜欢逛医院看医师,都是病人的问题,难道真的只是病人的问题?医疗体系都没有责任吗?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到底病人逛医师及逛医院是何原因造成的?
民众有身体不舒服要坐到医师诊间看病的过程,一般而言需要经过1. 不舒服先休息一下或先依过去经验服用身边存留的常备药品;2. 若处理的结果效果不佳时,才会想到要找医师帮忙诊治;3. 去看医师之前,会先想好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有不舒服,这些不舒服中哪些是较为严重或担心的;4. 同时也会猜想那项不舒服可能是何种的疾病;5. 这些不舒服症状的可能疾病中,哪一种是最急迫或严重;6. 就依想到比较担心的疾病,去思考要找哪一科医师及到哪一家医疗院所;7. 经由各种管道探知所找的医师及他所服务的医疗院所;8. 利用各方法或到现场挂到该期待医师的门诊;9. 先向公司机关请假而前来看诊。这过程其实是不容易、有点複杂且耗时,甚至可能花许多钱,因为要花交通费用及损失全勤奖金等,有时还需要有家属陪伴等,因此只是因为有空闲时间,就想往医院跑,这其实是过于单纯的看法。
民众会逛医师及逛医院,除有严重生理疾病如癌症或慢性疾病末期外,大都是因为患有精神相关疾病为主,这些疾病的特徵是病人会有全身多重不舒服,去求医的过程当中,病人及其家属都会很关心想要将疾病治疗好,医师也很认真去为病人排除他们所担心的疾病。由于病人会依症状的严重或担心程度,自行挑选所要看之自认为重要或主要的疾病,因此看诊时经常只有表达想讲的主要症状,即使医师很认真的询问还有没有其他症状时常会说没有了,或回答这个症状已经很不舒服或很严重了等话语。医师则会很仔细问民众所讲症状的细节并使用 LQQOPERA 的病史询问方式,且会站在病人角度帮忙安排要排除病人担心的疾病之相关检查。若证明有该疾病时,就开始相关治疗;但若检查正常,则在说明检查结果后不再约回诊、给予精神镇定用药或建议转诊其他科别,也就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而无法看到及治疗病人疾病的全貌。
由于病人所患的是精神相关疾病,因此检查结果虽然有时会有一些轻微的异常,但大都是正常,且身体的症状虽经过医师解释并请病人放心,但病人的不舒服仍在,故同一症状还会去看同样科别的其他医师,而那医师可能是在其他医院。此外,也因身体有多重的不舒服,故每一个不舒服都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不放心的疾病,尤其是看到亲友同事或报章杂誌报导罹患某一疾病时,例如头痛担心脑长瘤、颈部痠痛就担心是血液循环不佳或将中风、疲倦就担心肝脏不好或下背痛就担心肾脏不好等,因此会就每一个症状到处求医,去证实或排除所担心的疾病,而造成逛医师及逛医院的现象。
若医师对于精神相关疾病有更好的诊断与治疗知识与技巧,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看诊方式,避免只帮忙证明没有他担心的疾病,而会于看诊时引导病人说出所有症状而做出正确诊断及处置,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看诊及检查,可替健保局省下许多医疗支出,也可为病人及家属省下许多看诊的时间及金钱花费,甚至精神上煎熬,因为每次检查要等检查时间、要忍受检查不适且须等待可能有异常检查结果的担心等,这就需由医师在职教育及病人卫生教育着手。
订阅【找来优惠券】,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