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物管理局日前接获一起民众食用不知名「鱼卵」后出现头晕、嘴麻及四肢麻痺等症状之中毒案例,经以小鼠动物试验及分子生物检验技术鉴别,确认民众係食用到属于有毒河鲀的兇兔头鲀(Lagocephalus sceleratus)之鱼卵。
四面环海,渔产种类丰富,民众亦常自行捕捞食用,而国内近年皆有发生河豚毒素中毒案件,多因不明了自己吃的是有毒河豚,或吃到其他含有河豚毒素的水产品而中毒。河豚毒素具有神经性毒性,属于动物性天然毒素,大部分河豚均具有该毒素,即使高温烹调也无法破坏,若误食有毒河豚而中毒,目前亦无解毒剂。河豚毒素中毒主要症状有嘴麻、手麻、晕眩、头痛、呕吐、複视与无法发声等,潜伏期约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严重者将危害生命安全。有关河豚毒素中毒参考资料可查询食品药物管理局网页:
http://www.fda.gov.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49。
食品药物管理局呼吁,切勿食用不知名或来路不明的水产品,民众如果食用水产品后,感到舌头麻痺或苦辣,应立刻吐掉,并以清水漱口,直到不适现象消失为止。若症状未改善,应儘速就医并保留食余检体,以利正确诊断及治疗。
订阅【找来优惠券】,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