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1岁到2岁之间普遍开始牙牙学语的状况,若孩子无法妥善使用语言符号达到有效的沟通-包括表达或理解(接收)语言之能力,与同年龄孩子相较,有显着的差异现象而造成沟通困难者,统称为儿童语言障碍。市卫生局特别呼吁市民,如果担心孩子太慢说话或语言表达跟不上同年龄的孩子,可善用目前21个早期疗育医疗服务据点及16家疗育诊所,可提供专业的评估、谘询、转介与疗育服务,同时家长也学习在家中营造出孩子适当的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市卫生局100年度统计显示,发展迟缓儿童接受各项疗育服务次数,以职能治疗(42,462人次;占36%)最多、物理治疗(32,844人次;占28%)次之、语言治疗(28,423人次;占24%)则列第三。虽然语言治疗在服务总次数不是最多的,但因为语言使用确实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指标,许多需求疗育服务的家庭却往往感到对语言治疗有迫切的需求。
「财团法人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主任林丽英指出:家长可以创造「有需要用语」的情境;只要营造有利的沟通环境,在家中一样可以提供孩子学习进步的条件。她提供家长以下几样重要的导引照顾技巧与原则。
一、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和关爱的环境,先教导孩子使用他人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如手势、手指指物、声音或图卡…等。
二、可以用语调明显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看着妳/你时,再对着孩子说话。
三、藉由孩子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模仿练习,进而自发说出如「摺衣服、擦桌子、坐公车、坐捷运、买东西、玩沙子、扫地、搬东西」等语言表达。
四、在家中利用像是水果、餐具、衣服、玩具等3至5样常用物品或图片和孩子玩游戏,以从简单到複杂的口语指令,让孩子去正确拿出大人所说的物品或图片。
五、在语言发展初期,少用命令式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当儿童语音有错误时,不要严厉纠正孩子的发音,而是鼓励多发言,慢慢从而增进其发音、语彙结合和语法之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卫生局呼吁家长,儿童语言问题需彻底的检查,以确定真正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有:听觉障碍、智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情绪障碍及环境剥夺等,发现孩子有语言障碍,儘速与当地医院设有语言治疗师之部门联络,以进一步评估、诊断及治疗,掌握疗育关键期。
市早期疗育通报转介中心,电话:02-27568852转103,提供家长「发展迟缓与早期疗育」相关问题谘询;另若需要「医疗服务」谘询,可洽市卫生局儿童早期疗育专线(电话:02-27287085)。
订阅【找来优惠券】,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