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呼吸,就没有瑜伽(Without the breath, there is no yoga.)」这是瑜伽经典上的名言。很多人在练习瑜伽时,依恃着自身柔软度而恣意做一些拗来拗去的体位法,这种超过最大关节活动角度的动作不值得鼓励,一来是让关节之间的软骨磨损,尤其是膝盖软骨及脊椎椎间盘;二来是体位法的重点在于能量的流动,呼吸才是重点,就像帆船需要风,呼吸就是风息,能带动船的移动。换言之,身体内在看不见的能量流动,比形体上的动来得更重要。
呼吸 走入内在宁静的方法
每一个体位法的动作,从伸展到放鬆,都必须和呼吸做结合。用呼吸去带领所有的动作,能促进全身的循环,就像香港人煲汤一样,慢火细熬才能熬出食材原味。
呼吸,就像气一样,能让身体产生火,燃烧体内毒素的同时也产生能量。深呼吸可以让一个人远离各种疾病,同时也是一条通往心灵的道路。
在瑜伽八支的精神里,体位法的训练之后,接下来即为呼吸法的训练,梵文为Pranayama生命能量调息法,Prana是生命能量之意,yama是调息,可透过各种呼吸法的训练,让气周行全身。
在东方古老的哲学《庄子‧大宗师篇》里云:「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踵字是脚跟的意思。有修为的真人是用脚跟呼吸,这是西方解剖学无法想像的,甚至东方各家学派解读不一,但可以理解的是,呼吸能带动全身的循环,下半身变轻之后,再搭配脚底足弓的弹性,走路就像脚跟按了弹簧垫一样毫不费力,正是古人所说的「走路不用脚力,要用腰力」。
呼吸太浅易引起身心失调
现在有许多人不知不觉错用喉头、肩颈呼吸,长期下来会造成肩颈肌肉紧张,呼吸变得愈来愈浅,呼吸的长短是一种讯号,它会造成大脑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紧张,大脑会启动求生状态,交感神经开始亢奋,肾上腺分泌旺盛,身体会进入「攻击或逃走」的备战状态,潜意识的恐惧会开始在思想里渗透。身心处在失衡的状况下,会有失眠、恐惧、焦虑、梦魇等等症状。
这些都是因为生理影响心理的典型症状,最后会演变为相互影响而使得身心受到极大的煎熬。以下个案都是实际案例,且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呼吸很浅或是呼吸很用力,但肚子很硬不会放鬆。也就是说,呼吸要练好,必须连同肚子和胸口一起练习,肚子有另一个名称,谓之「腹脑」,双脑必须相连,身心才能放鬆。
学会呼吸前的两件事─吃对食物、按摩肚子
想要学会呼吸法,第一步就是肚子要会动。
但谈何容易,现代人对肚子的认识很肤浅,肚子看起来柔软实际上是赘肉一坨,往里、往旁一按,可以感觉到肠道不是硬硬的一块一块,就是胀得无法按摩。
这种肚子无法学呼吸法,很多人去上课只会学技巧,老师也没有先检查学生的肚子是否柔软,或是肠道有无发炎的状态,就拚命上呼吸课教很多呼吸技巧,反而让肚子变得更紧绷,长期下来不利腹腔的循环,尤其对女性的生殖系统更是不利。
练习呼吸法之前,必须会两件事,否则肚子无法先放鬆,气再怎幺练都很难下达丹田:
一、吃对食物很重要,保持肠胃净空
二、按摩肚子,保持肠道柔软
【小测验】检测1分钟的呼吸次数
一吸一吐,算一回呼吸,现在就来检测一下,自己在一分钟内可以呼吸几次。
计时开始。
【解析】
一分钟10~15回,普通;5~9回良好,3~5回非常好。大于15回,呼吸状况不佳,太浅容易有胸闷、吸不到气的恐慌,长期下来容易形成身心症,身体的状况影响心理,最后演变成恶性循环,身心都处在疲劳的状态。
资料来源: 图文摘自《疗癒瑜伽解剖书》/ Judy着
订阅【找来优惠券】,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