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的越光米自居的「南16号」为我国第一个利用分子辅助选种技术育成的水稻品种,以非基因改造的方式,将越光品种导入水稻品种特有的日长不敏感基因,育成适合于环境栽培的优质品种。
我国虽于40年前就引入越光米栽培,但因生育期太短,移植后不到50天就抽穗,由于作物对日照长短的判断失灵,导致在误判环境情境下,呈现抽穗开花极度提早,产量及米质降低的情形,农民栽培意愿低落。
此次利用分子标誌技术,找出水稻中,延迟抽穗开花的基因特性,迴代交配下,让抽穗期延迟的是大农艺系助理教授林彦蓉(作者注),他以越光品种与我国优良品种农67号等杂交,由于农67号属中晚熟,生育特性强桿,不易倒伏,产量高,对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又广,因此选为提供较长生育期的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用分子技术选拔含越光品种米质外观及食味优良基因的单株,配合几处农改场水稻专家所选出的品系,推出品质直逼越光又适合本地种植的水 |
![]() 【好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