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摄取过量不仅肥胖,还恐动脉硬化!脂质中毒一表检测

此外,脂肪吃太多,也可能导致胃部的不适。日本内科医师成田亚希子曾监修文章指出,食物中的脂肪并不会在胃被分解,而是会送至十二指肠。当脂肪从胃送出,肠道便会分泌消化荷尔蒙,一方面促进脂肪消化,另一方面却有抑制胃部运作的作用。因此若脂肪吃太多,消化贺尔蒙持续分泌,运作会因此受到抑制。
如何确认自己是脂质中毒?冈部诊所院长冈部正特别列出检测表,提供民众自我检查。
脂质中毒程度检查表
- 每天至少两餐以上吃炸物
- 比起日式点心,更喜欢西式点心
- 比起鱼料理,更喜欢肉料理
- 餐后甜点不可少、泡完澡后必吃冰淇淋
- 有吃宵夜、零食的习惯
- 吃烧肉时,比起一般红肉,更喜欢脂质较多的肋排肉
- 比起较清淡的盐拉?,更喜欢脂质较多的豚骨拉?
- 比起柿种(常见日式零食),更喜欢洋芋片
- 即使已经吃饱了,但「喜欢的食物是另一个胃」
- 无聊的时候就会想吃东西
- 有压力时就会想吃东西
- 桌前办公的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
- 比起20岁时的自己,体重增加5kg以上
- 选中10项以上:确认已脂质中毒
- 选中6~9项:脂质中毒的可能性大
- 选中2~5项:潜在脂质中毒者
- 选中0~1项:不需要担心脂质中毒
「脂肪味」变迟钝是脂质中毒的第一步!
会导致脂质中毒,除了摄取过多之外,另一关键则是因为习惯摄取脂质,往往味觉会产生变化,即为「脂肪味变迟钝」,且会在不知不觉中会愈来愈渴求脂质,摄取更多富含脂肪的食品。
事实上,人的味觉不只酸、甜、苦、?、鲜5种,日本九州大学团队在2018年时正式发表了第6种味觉:「脂肪味」的存在。冈部正解释,脂肪味的机制与其他味觉相同,都是透过味蕾感受后,传送指令给大脑。问题点在于,比起其他5种味觉,感知脂肪味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当吃到添加太多砂糖、盐的料理后,每个人都会吃出太甜或太?,然而脂肪味非常微妙,是多还是少,很难明确感知出来。若民众每天持续摄取大量脂肪,感脂脂肪的味蕾细胞便会变得更加迟钝。当脂肪味无法得到满足感,就会变得想要吃更多脂质,陷入「脂质中毒」的负面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