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头条

吃中药要避开白菜萝饰?不能配茶喝?搞懂2关键避免中药调理事倍功半

膳食养生

2025-01-19

长辈说吃中药搭白菜会太寒?搞懂两关键事倍功半



还记得我在37年前刚刚成为中医师的时候,就曾听闻许许多多与中药相关的饮食禁忌,像是吃中药的时候不可吃白菜、萝饰、水梨、西瓜等太寒的食物,否则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也不可以配茶以免影响药效。如今37年过去了,这些传闻仍然在街坊邻居之间口耳相传,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相传数十年的中药禁忌,到底是真还是假?
双11好评再加码!最低下杀5折起,还有多款满额好礼送给您>>立即选购

吃中药的时候除了搭配温开水,饮食上是否要忌食其他食物或茶饮呢?最大关键在于「个人体质」与「病情」。每个人和自己的身体相处了这幺多年,对于个人体质想必多少有些概念,属于虚弱、偏冷体质的民众,的确不适合吃白菜、萝饰这类生冷的食物,而是应该偏向使用当归、人参这类较补的食物来调理。 (编辑推荐:手脚冰冷≠寒性体质!中医师:这种人小心越补越上火)


相反地,体质比较燥热的民众如果出现喉咙痛的症状,吃中药调理期间又吃肉桂、当归、人参类补品或是油炸、辛辣的食物,形同替身体火上浇油,发炎的症状自然是怎幺治也治不好。

这种时候就该多吃萝饰、水梨、西瓜这类寒凉的食物,不但能够消除体内火气,更能加速消炎与降温,甚至可以将水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莲藕汁(或甘蔗汁)一起打成中医的润肺茶饮圣品「五汁饮」,这也是所谓的「食疗」调理。

至于中药搭配茶饮究竟可不可行?答案是「可以的」,由于茶饮当中含有咖啡因、单宁酸等成分,可以抑制、缓解神经性头痛,服用中药时不但不用忌讳饮茶,部分中药方更是「以茶入药」或「以茶送药」,让中药发挥最大效果,治疗起来事半功倍。

说起以茶入药最具代表性的中药方,不得不提及「川芎茶调散」,这味药方主要用来治疗发烧、关节?痛等问题,我都称它为「中药界的普拿疼」,不仅功效和西药普拿疼大同小异,又不会引起肝毒性的问题,使用科学中药的民众可以含有茶叶的茶包2包或茶叶6克,搭配这款中药一起服用。

另外像是「菊花茶调散」、「苍耳子散」以及部分治疗气喘的中药,也需要搭配清茶一起服用,更能疏散风邪,达到最佳疗效。?管搭配茶饮可以让这些中药效果更佳,但本身胃部不好的病患,在搭配茶饮的过程中还是要特别注意,以免刺激到胃黏膜,造成胃酸过多,使肠胃有不适症状。 (编辑推荐:不看医生怎幺缓解胃痛?热敷胃部、良姜养胃粥…中医4招舒缓)

要特别澄清的是,有些人因为本身体质缘故,无论有没有搭配中药,只要喝茶或咖啡就容易引发胃痛或睡不好等问题,并不是中药搭配茶所出现的交互作用。

有句俗谚叫:「良药苦口。」但这句话用在这时代不一定正确,中药本身比较苦,很多父母为了增进孩子对于中药的接受度,会以糖果或糖粉搭配中药给孩子吃,这些做法都没有问题,但在糖粉的选择上最好选择黑糖,不但能让孩子吃药吃得顺口一些,也不会影响到药效发挥。

坊间流传的中药禁忌百百种,在我看来,这些传闻都是早年民众习惯到中药房抓药时,师傅根据他的老师传承及自身经验留下的心法,久而久之却忽略了个人体质因素,导致中药禁忌愈来愈多,大家最后反而无所适从,将错就错。

但中药毕竟是药,在服用上当然也不是百无禁忌,譬如补药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粉、脂肪或胶质等成分,吃下肚以后人体并不是那幺容易消化,建议服用补药后不要立刻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导致腹胀问题。

本文摘自《你一辈子信以为真的医学误解:权威中医师破除常见陈年健康迷思》/毛陈潮宗(Dr.Nice中医医疗网总院长)/时报出版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