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主动脉剥离有哪些症状?
- 主动脉剥离会有前兆吗?
- 主动脉剥离原因?
- 主动脉剥离自我检测,能检查得出来吗?医师检验项目有哪些?
- 主动脉剥离如何自救?
- 主动脉剥离怎幺治疗?
- 主动脉剥离的术后存活率?
- 主动脉剥离如何预防?
主动脉剥离有哪些症状?

根据三军总医院心脏内科、联安诊所、《健康快充卡哇医》书籍等卫教资讯,主动脉剥离的症状大概有以下五种:
- 突发撕裂性胸痛:90%主动脉剥离患者都会经历突然的、像肌肉被撕裂般的疼痛,且疼痛可能延伸或转移到脖颈、下颚、下背部等,「前胸痛到后背」是常见的描述。
- 高血压:60%主动脉剥离病人会合?高血压症状;而根据秀传医院卫教资料,左右手血压差距如果超过20mmHg,也可能是主动脉剥离等原因造成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症状。
- 心脏方面:因血液不正常流动,导致血管破裂大出血、血液流入心包膜造成死亡等。
- 心跳增加、脸色苍白、头昏眼花、咳嗽、呼吸困难、声音沙哑等。
- 因血管剥离导致身体各部位的血管与器官阻塞缺血,如脑中风、急性心衰竭、肠阻塞坏死、肢体缺血等,并可能出现昏迷、肢体无力、腹痛腰痛等表现。
主动脉剥离会有前兆吗?
根据中山医讯资料,主动脉剥离患者通常以「 强烈撕裂性胸痛」为主要症状,并且延伸到背部或脖子,造成头晕、喘不过气、半身麻?甚至休克昏迷。但也有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主诉全身软弱、头晕、呕吐、腹痛、下肢无力等症状,因此医师往往很难想到是主动脉剥离而延误诊断。
另外,根据卫福部国健署资料,更年期女性发生主动脉剥离时,可能会出现气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状。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苏峻弘也提醒,主动脉剥离同样可能发生在较年轻及身体硬朗的人,因此别轻忽血压的控制,当身体有如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赶快就医,小心预防才是上上之策。
主动脉剥离原因?
根据中山医讯资料,主动脉剥离主要风险因子为高血压,其次就是高血脂、长期抽菸、高血糖、生活压力等,这些传统的危险因子都会使血管内膜产生动脉硬化,血管壁失去弹性而变得脆弱,成为主动脉及所有心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
其他原因则还有像是先天性主动脉窄缩、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属于先天结缔组织疾病,容易造成升主动脉破裂)、怀孕、胸部外伤等。
主动脉剥离自我检测,能检查得出来吗?医师检验项目有哪些?
根据三军总医院心脏内科的卫教资讯,医师诊断患者是否为主动脉剥离时,可能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血压、脉搏、心跳、胸部X光检查、电脑断层扫描、心脏与经食道超音波、核磁共振摄影、心电图等。
现任振兴医院院长、心血管外科权威医师魏峥曾于着作《知心》中列出「主动脉剥离自我检测量表」,若有多项症状符合,就应留意或尽速就医看诊:
- 曾有突发性的剧烈撕裂性胸痛
- 曾因四肢血压或脉搏差异,导致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
- 曾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心因性休克
- 有心包膜积水、心肌缺血现象
- 有手臂水肿、景静脉曲张等症状
- 意识模糊或昏厥
- 四肢麻?,甚至下身瘫痪
- 呼吸困难、声音沙哑、咳血或血胸
- 吞?困难、上消化道出血
- 肾功能不好,或有后腰疼痛
- 有主动脉剥离或猝死等家族病史
主动脉剥离如何自救?
心脏外科医师杨智钧在着作《侠医杨智钧的50道心脏密码》提及,大多数的主动脉剥离在发病之前,主动脉的大小都是正常的,而主动脉的血管撕裂,也都是在一瞬间突然发生的,因此无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不过,还是有一些预防主动脉剥离发生或复发的方法:
- 维持血压稳定:血压忽高忽低,反而加剧对血管的冲击,让血管容易受伤,而提高主动脉剥离风险。
- 避免闭气用力:憋气后用力提重物、排便等动作,会提高胸腔压力,容易引起动脉受伤。
- 定期追?检查:有过主动脉剥离病史的患者,仍有很高的复发机率,因此需要定期追?检查。
- 注意行车安全:车祸发生时对人体造成甩动的力道,容易让主动脉弓部位置受伤。
主动脉剥离和 心肌梗塞等心脏急症疾病一样,都需要争取时间紧急送医急救,才能提高存活机率。杨智钧医师在书中建议,如果自己感觉胸痛、快要昏倒,须谨记在10秒内完成「选、叫、躺」3步骤:
- 选:选定离自己最近的一位民众
- 叫:指定对方「请帮我叫救护车」
- 躺:就地躺下,避免惨摔
主动脉剥离怎幺治疗?
主动脉剥离属于心血管的急症,甚至有许多患者来不及抵达医院就已死亡,那幺有哪些医疗手段能够抢救主动脉剥离病患的生病呢?根据台大医院心脏血管内科卫教资讯,当被诊断为主动脉剥离时,第一步治疗先以降血压为主,不让血管撕裂恶化剥离,药物治疗上可能选择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钙离子阻断剂、血管收缩素转化抑制剂(ACEI)、血管收缩素受体阻断剂(ARB)等,同时也可能使用吗啡等止痛剂,控制疼痛以避免高血压风险。
而根据澄清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卫教文章,主动脉剥离病人以药物降低及控制血压后,会在允许的状况下接受电脑断层造影检查,确定剥离的影响?围,并?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 A型主动脉剥离(跟心脏相连接的升主动脉有剥离现象),绝大多数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将裂开的升主动脉修补或置换。
- B型主动脉剥离(跟心脏相连接的升主动脉无剥离现象),通常可以?取降血压药物等保守治疗,并且追?观察主动脉假腔的变化。但B型主动脉剥离如有出现肠缺血、脑中风等重要血管分枝阻塞,仍需以手术或导管治疗,以避免器官坏死。
主动脉剥离的术后存活率?
根据耕莘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卫教文章,主动脉剥离若未能即时诊断与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致死率高达90%。在心脏内科或心脏外科治疗稳定后,均需要长期控制血压以减少剥离复发的危险。经治疗后的患者,长期存活率五年约60%,十年约40%。
主动脉剥离如何预防?
根据卫福部国健署资料,主动脉剥离九成都是高血压引起,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此外,有八成的心脏病与中风的过早死亡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建议以下四点预防方法:
- 健康饮食与运动
?低油、糖、盐及高纤饮食,每咛累积150分钟的中度身体活动(如快走、慢走、骑自行车),控制体重(维持BMI正常值),良好睡眠,都是杜绝慢性病的通则,更是健康长寿的良方。 - 控制三高慢性病
有三高的民众千万别铁齿,应积极?行健康的生活型态,定期量血压及血糖,遵照医师处方服药并定期回诊追?,切勿自行依症状调整药量或停药。 - 定期健康检查
国健署提供40~64岁民众每三年一次,65岁以上民众每年一次的免费成人预防保健服务,鼓励民众善加利用。 -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如抽菸、饮酒、熬夜等。有研究发现,就算每天仅吸一支菸,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五成,中风的机率更增加超过两成。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6年全球因酒害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00万人,其中就有19%死于心血管疾病。
参考资料:
- 三军总医院心脏内科卫教文章
- 别让主动脉剥离夺命!远离两大关键风险因子就能保命(联安医周刊)
- 高血压疾病卫教(秀传医院)
- 认识主动脉剥离(中山医讯)
- 及早控制高血压 降低主动脉剥离(卫福部国健署资料)
- 心肌梗塞有前兆!关键自救法一定要学 心脏科名医:救护车来之前你可以这样做
- 台大医院心脏血管内科卫教资讯
- 主动脉剥离是什幺?该怎幺治疗?心脏血管外科医师图文解析(澄清医院)
- 耕莘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卫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