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头条

夏天也会突发心肌梗塞!中医教你酷暑吃什幺「养心」

膳食养生

2022-12-24

夏天也会突发心血管疾病,中医教您酷暑「养心」 



中医一直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生学说;在四季中,夏天是属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这是「养心」的关键时期。中医理论的心与西医解剖的心不尽相同,中医的心除了调节心血系统,更负责维持神经系统及外在表现精神状态。
从经络穴道养气血,?痛疾病不上身!找来优惠券推荐阅读《对症穴位自疗法》>>>
夏天飙汗心脏负荷大 ,可致「心悸、失眠」

夏天天气温度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心脏负担变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体水分蒸发让血液变得浓稠,容易出现冠状动脉堵塞,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塞。

出汗是调节体温的其中一个功能,夏季天气炎热,微微出汗能够使气血调畅;但经常大汗淋漓,会造成阴阳两虚的状态。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不仅会耗津伤血,还能伤及心阳,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症状。所以夏季相对于其它季节更需「养心」。 (编辑推荐:头晕昏倒别轻认中暑,恐是心肌梗塞!中医最推这杯护脑又护心)

50岁林小姐,每到夏天就大汗淋漓,时常觉得心悸、胸闷、口渴且浅眠多梦;且她本身就不爱运动,所以常觉得心脏没力似的疲累感。前来中医就诊,中医处方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生脉饮」加减两周后,多汗、心悸的症状明显改善,且睡眠品质也有进步。

「生脉饮」里,人参补气,麦门冬养阴;而五味子负责酸收的部分,就是把流汗过多,造成体液的损失、耗损的元气拉回来,同时也有止汗的作用。



中医看天热「心悸」分四证型



心悸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病人自己觉得心跳剧烈,胸中不适,惊慌不安。

  1. 「心气不足」:觉得疲劳且无力,动得愈多便愈觉乏力,容易失眠多梦、头晕冒汗且胸闷不适,此体质病患天热就大汗淋漓,进而造成气阴两虚。常用的中药以炙甘草汤、生脉饮为主。

  2. 「心血不足」:会出现心悸怔忡,觉得头晕目眩,看起来面无血色且唇色淡,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睡得少但梦很多。常用中药如归脾汤、甘麦大枣汤。

  3. 「血瘀气滞」:胸痛较明显,感觉像是针刺或绞痛,疼痛的部位固定,不会到处转移,嘴唇指甲青紫色,流汗多加上饮水量不足更易引发胸闷痛心悸,方用血府逐瘀汤、大黄现虫丸等。

  4. 「痰浊闭阻」:痰多又口苦,会心悸、胸闷,突然发作又突然停止,感到惊恐不安又烦燥,也会?心呕吐,失眠且多梦,饮食偏肥腻厚味。适用中药如温胆汤加黄连等。

夏季多吃「酸性」、「补气」食物,减轻心脏负担



夏天天气?热,非常容易出汗,如果出汗过多就会造成心脏的负担,伤津耗气。这时可以选择一些酸味的食物,例如:柠檬、乌梅、山楂,得以收敛、防止出汗,生津解渴。

「山楂荷叶茶」:山楂1.5钱、荷叶1.5钱,冰糖少许。?入沸水500c.c.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用。山楂能够开胃消食、活血化瘀,荷叶消暑清热利水。

另外还可以服用一些益气养阴的药材,如「生脉饮」,其中西洋参可补元气滋津液,麦冬可清心除烦,五味子则收敛止汗且酸味可生津。

「生脉饮」氧作方式:将西洋参5片、麦冬3钱,五味子1.5钱加入热水1000c.c.?泡后即可饮用。

作者简介:吴宛容中医师,睿鸣堂中医诊所院长,经历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学历包括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学系、医学大学药学系。专长中医儿科、过敏体质调理、湿疹、妇科等。  脸书粉丝专页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