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习惯乾旱状态?!
如果会经常会感到口渴,显示身体时常处于缺水的临界点,虽然对健康有不理想的影响,但只要连续几日补充足够的水分,便可以让身体回到水分平衡的状态。更可怕的状况是长期不补充水分,反而让身体感觉不到口渴的讯息。时常有人会说:「我平时一整天没喝水,也完全没有口渴的感觉!我一点都不觉得口渴,还需要补充水分吗?」听到这样的说法,千万要提高警觉了!

人类的大脑很聪明,为了让人可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便会根据外在环境不同而向身体发出调节的讯号。一个人的身体若长时间处于缺水的状态,大脑为了让身体维持正常运作,便会渐渐停止发出口渴的讯号!然而这种不会感觉到口渴的假象,是大脑为了让人适应少水环境的生活,而产生的应变。短时间可以让人体各部位调整适用水量,而不至于丧失生理机能,但长期下来,对身体各部位都会造成伤害。 (编辑推荐:缺水诱发头痛!脑科医师:轻微脱水就可能让大脑功能缺损)
光是我们的大脑就含约70%以上的水分,当身体的含水量不足时,首当其冲便是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大脑缺水除了使大脑本身无法透过水分运送取得足够的营养,造成难以指挥各器官运作,大脑分泌身体所需的激素能力也会降低,人体因此容易感觉到疲劳、烦躁、思考变慢、各种由大脑发布的传导速率变差。
所以,如果感觉不到口渴的讯号,其实比会感到口渴的少量缺水更可怕。在拿到品水师证照以前,我也是属于大脑乾旱状态的族群,除了天气太热或是运动过后,平时完全不会觉得口渴,也不会想到要补充水分,常常一整天喝不到一杯水,总是用各种饮料、咖啡、手摇饮来取代。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慢性自杀!因为长时间不给予身体足够的水分,大脑为了维持人体运作,而降低了饮水的需求,就像沙漠或寒带的植物,在长期缺乏水分下,为了生存反而演变为小型的针状叶片,为了配合环境,改变自己的型态。
人体也是一样,若身体补充的水分不足,长期处于慢性缺水的状态,迫使大脑停止发出口渴的讯号,命令各器官减少自己所需求的水量来适应乾旱状态,短时间可能只会出现皮肤或嘴唇乾燥的状况,长期却会让大脑的思考与运作都大打折扣,影响人体消化、代谢、贺尔蒙分泌,甚至影响睡眠,造成身体上各种不适,也会造成大脑的机能伤害。
本文摘自《最高喝水法:首席品水师教你正确喝水,深度改变健康与生活》/陈君洁(首席品水师)/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