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头条

心因性脑中风的防治

膳食养生

2023-04-01

心因性脑中风的防治



黄先生近来走没几步就喘,就诊时发现有心房颤动,心脏超音波发现左心房扩大,须赶紧治疗。不过他一听说要服用抗凝剂预防中风,担心会有出血的问题,就自行停药。数十天后,黄先生突然口齿不清、嘴歪眼斜,就医后磁振造影发现大脑有多个缺血病灶,神经科医师确诊为缺血性脑中风,并高度怀疑为心因性脑中风。
自信能量决定你的人生!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拥有更多美好:财富、健康、人际、快乐、魅力。能量工作坊,立即报名>

脑中风的种类依成因粗分为两大类:出血性以及缺血性。心因性中风是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成因如下:

部位 病因
心房
  1. 心律不整: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2. 左心房血栓
  3. 心房黏液瘤
  4. 先天性心脏病:
    开放性卵圆孔
    心房中膈缺损
心室
  1. 心室瘤
  2. 急性心肌梗塞
  3. 扩张性心肌病变
瓣膜
  1. 瓣膜狭窄
    二尖瓣(主要)
    主动脉瓣
  2. 植入人工瓣膜
  3. 心内膜炎

诊断心因性中风须藉助影像检查(特别是超音波),有时候甚至得安排经食道超音波,以确定心脏存在血栓。心房颤动是较为常见的心律不整,是心因性血栓的主因。心房颤动与老化有关,在60岁以上人口有 4%,80岁以上更高,有10%左右罹患此症。除了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也是危险因子。所以除了请神经科医师治疗脑中风外,还要请心脏科医师协助搜寻心脏是否存在血栓,并寻找原因。

诊断心房颤动,发作的当下可以立刻以12导程心电图记录,或者安排更长时间的观察,例如廿四小时连续型心电图监测(Holter ECG),或是手腕式连续心电图,将心电图仪浓缩至手屐一般的穿戴式装置,虽然导程较少,但是可以更长时间的观察,当患者自觉心悸时,按压装置,即可纪录当下之心电图。

心房颤动约?心因性中风的50-69%,产生中风的机率增加5倍以上。若同时罹患其他心血管疾病,则风险更高。因此,初次出现心房颤动的病人都需要评估,以决定治疗的策略。阿斯匹灵约可减少20%的脑中风机会,而口服抗凝血剂则能下降六成脑中风的机会。因此现今抗凝血药物的角色更加吃重,然而其也带来出血的风险,较严重的比如颅内出血等等。

目前专家们研拟出数种量表, 例如CHA2DS2-VASc量表评估中风的风险,HAS-BLED量表评估出血的风险,以确定服用抗凝血药物所带来预防中风的好处,多于出血导致的坏处。目前新型的口服抗凝剂安全性大为提升,同时本院还备有解药防患未然,药学部的临床药师也提供谘商,避免病患的误解。

藉由心脏科医师侦测血栓与心房颤动、神经科医师脑中风的治疗、药师的卫教,希望减少中风的发生率及严重度。 

本文由高医医讯授权刊载。 原文出处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