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几岁、不论什幺原因,想运动增加肌肉或许都为时不晚。一篇发表于《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商集40~70岁约45万位英国民众的肌力、步行速度、生活习惯等资料,并追?10年发现,生活方式不健康(不包含吸菸)但走得快的民众,其死亡率竟低于生活习惯健康,但走得慢的民众。 (编辑推荐:走得快、握力强就长寿!健走、阻力训练增全身肌力)


顺天堂大学医学研究科运动医学、再生医学讲座特任教授斋田良知表示,从该研究可以得知,维持并强化肌力的重要性,透过增强肌力,可以延长寿命。
肌肉对人体的6大作用,留意肌少症警讯
肌肉有许多的功用,包括能更好的维持身体活动,较不易受伤、提升基础代谢、守护骨骼与内脏等。而对高龄者来说,想要有精神地外出用餐、购物,享受喜欢的运动,预防老后卧病在床等,尽可能地提升肌力相当重要。
桃园长庚体适能中心主任、复健科主治医师林瀛洲曾受访指出,若手不扶椅子,从与膝盖同高度的椅子连续站起5次的时间超过12秒,就要留意,恐怕已经出现肌少症的警讯。 (编辑推荐:走得快降低24%死亡率!练下半身肌肉3招不深蹲也能练腿力)
健康长寿「存肌肉」不可少:所有人都应锻?的3个肌肉部位
斋田良知则表示,「肌肉不会背叛自己」。不论男女,肌力均会在20岁后缓缓降低,因此,想要活到老健康到老,每天便须养成「存肌肉」的习惯,每天可透过以下动作,锻练腹肌、大腿、小腿等3部位肌肉,透过锻?这些部位,可以预防腰痛等身体不适,还能让民众老后健步如飞,上下楼梯都不是问题:
腹肌:打造平衡的身体、预防腰痛
斋田良知表示,腹肌因老化衰弱的速度快,当腹肌衰弱,骨盆的位置也会改变,因此造成腰痛、髋关节不适,甚至更进一步引起大腿、膝盖、小腿、脚踝等部位疼痛。透过强化腹肌,可以打造平衡良好的身体,不仅对预防腰痛有所帮助,还可进一步改善腰背部、臀部、大腿后侧肌肉,并提升膝盖、髋关节的稳定性。
首先,可以仰躺在地,双膝立起,左右幅度约与腰部同宽,手腕置于身体旁。
接着,边吐气边缓缓抬起臀部,直到身体与双腿平行,维持5~10秒。做动作时应想着丹田,屁股用力为其要点。

大腿前侧:锻?大腿四头肌,顺利上下楼梯、预防跌倒
斋田良知指出,大腿的肌肉在50岁后会每年减少1%左右,若觉得难以上下楼梯或是常常跌倒,就是大腿肌肉衰弱的证据。
透过「斋田流深蹲」,不只可锻?大腿前侧的大腿四头肌及后侧的奈旁肌(大腿后肌、Hamstring),还能一次锻?臀部、体干、小腿、腹肌、背肌,可说是一举多得,并让民众年老后也能轻?上下楼梯、预防跌倒。 (编辑推荐:想走快却快不起来?肌肉流失30岁就开始,4个动作让肌肉变有力)
首先,站在椅背后,一边数1、2、3、4一边缓缓下蹲,大腿与小腿约弯曲30度,若难以弯曲则不用勉强,在可以的?围进行。感到大腿前侧紧绷后,维持5秒,并缓缓伸直膝盖,回复原姿势。
一组进行10~15次,臀部须像坐椅子般像后突出,膝盖不要超出脚尖太多。若觉得30度行有余力,则可以尽可能地做至90度(大腿与小腿呈直角)。


大腿后侧:维持身体平衡,强化背部到大腿后的肌肉
透过锻?奈旁肌(大腿后肌)的「斋田流抬腿」,可以维持身体平衡,并强化背部到大腿后侧的肌肉。
首先,站在椅后,双手扶着椅背,一边数1、2、3、4一边向后缓缓抬起脚,维持5秒后恢复原状。
一组进行10~15次,留意上半身不要过度前倾、腰部不要反折,且不要透过反作用力进行。

小腿:第二心脏,协助血液循环
小腿又可号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敏盛医院研究副院长江坤俊曾受访指出,当双腿活动、肌肉收缩时,可以透过挤压血管帮助血液流回心脏。若小腿肌力不足,不仅血液循环变差,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若要锻?小腿肌肉,斋田良知建议,缓缓地抬起脚跟,到达极限后维持1秒,并缓缓下放,建议进行10~20次为佳。
当脚跟下放时,不要完全碰到地板,微微浮起为其要点,若脚跟接触地板,将会减少锻练效果,留意不要弯曲膝盖地进行。
参考资料:
- Mortality risk comparing walking pace to handgrip strength and a healthy lifestyle: A UK Biobank study
- ?ピンピンコロリには"贮筋"が大事?健康で长生きするために锻えるべき"3つの筋肉"
- 5运动助长寿 东奥队医教你避免肌少症上身
- ?阶段がきつい人は要注意?健康诊断では教えてくれない下半身の"最重要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