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协同作用能在摄取不同营养素时提高身体吸收率、增加生理效应


为何不同食物「混搭」的效果会比「单吃」好呢?营养师李婉萍指出,营养学上称之为「食物协同作用」,指几种不同的营养素在经过交互作用后,能增强彼此吸收在身体的吸收率,或是发挥更大的生理效应。
台大家医科医师林晓凌则受访指出,人体对食物营养的摄取分成很多阶段,如食物从肠胃进入并消化,一直到经由血液送至身体各处,每个阶段所需的酵素、营养的参与也不尽相同,若在消化的过程中缺乏某些酵素,则不利于身体吸收养分;反之,某些营养素同时被摄取,则会有相辅相成的效果!以下有6种食物「混搭」组合,一起吃下肚营养更加分!
6种不同食物组合提高吸收率、增加生理机能
- 鹰嘴豆+绿花椰菜(或彩椒):李婉萍营养师撰文指出,鹰嘴豆中含丰富铁质,但是植物性饮食中的铁质属于「非血红素铁」,若与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绿花椰菜、彩椒一同食用,或是加入柠檬汁调味,都能帮助提高身体对铁质的吸收率。
- 番茄+牛肉:番茄中所含的茄红素为天然抗氧化剂,李婉萍营养师在撰文中表示,茄红素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提升免疫力,不过需要油脂帮忙,才能被身体有效吸收,此时不一定要用油炒,和有脂肪的食材,如牛肉共煮即可;另外,番茄经加热煮熟后,由于细胞壁会被破坏,更能帮助茄红素释放,但要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久,以避免营养流失。
- 芦笋+蛤蜊:在我们血液中,有一种名为「半胱氨酸」的胺基酸,李婉萍营养师解释,当半胱氨酸浓度过高时会增加我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若能够藉由饮食摄取维生素B6、B12和叶酸,这些营养素在体内会共同合作,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浓度。而芦笋有丰富维生素B6、叶酸,但唯独缺B12,此时再加上蛤蜊,就可以得到充足维生素B12,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效果。
- 绿茶+柠檬:台大家庭部住院医师林晓凌也在其着作《平衡免疫这样吃!》一书中提到,绿茶和柠檬是相当不错的协同作用组合,绿茶中的儿茶素为知名的营养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但是因为非常不稳定,难以被人体吸收;此时,若将柠檬加入绿茶中,当中的维生素C能够使人体对儿茶素的吸收率大幅提升高达13倍!
- 苹果+黑巧克力:一项来自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指出,苹果槲皮素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防止坏胆固醇沉积,以及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而另一项发表于《营养与新陈代谢》(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指出,可可里头含有的多酚(Polyphenoals)、黄烷醇(flavanols)以及儿茶酚(catechins),对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高血压、动脉硬化和中风有很大的功效,并证明将苹果与可可加在一起食用,不仅能防止坏胆固醇堵塞于血管中,也具有帮助降低高血压的风险的效果。
- 青花椰苗+鸡蛋:属于十字花科的青花椰苗中所含的「萝饰硫素」(sulforaphane)广为人知,是具有抗氧化、抑制致癌物质效果的植化素,英国食品研究所(Institute of Food Research, IFR)发现,花椰菜与硒元素有协同作用,能让营养吸收率加倍,防癌效果提升13倍。而动物性食品的硒含量较稳定,如每100克鸡蛋中约有23.3微克硒,若能将青花椰苗与鸡蛋共识,将会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资料:
- 苹果配巧克力降低高血压!六组有食物协同效应的食材搭配
- 李婉萍营养师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