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裂孔需要处理吗?为什幺?
门诊有病患问诊时主诉:飞蚊变多,医师一定会散瞳检查眼底,其目的是检测是否有裂孔,那裂孔对眼睛扮演什幺重要的角色呢? 一般眼底裂孔若不处理,临床上有造成视网膜剥离的风险,所以这就是「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剥离」常常同时一起被提起的原因。


视网膜裂孔是最常见剥离类型,4种人最易发生
一般民众不了解裂孔的严重性,因而有些人觉得视力不错,没有病识感,而不愿意接受治疗,想说再观察看看,而失去治疗的先机。临床上「裂孔型」是最常见的视网膜剥离类型,因为视网膜剥离有失明的可能,这也就是为什幺当视网膜出现裂孔时,医生会建议马上用雷射来补裂孔的原因。
那视网膜为什幺会产生裂孔呢?主要的原因就是眼球内的玻璃体发生退化,造成视网膜被拉扯而出现裂孔,而当视网膜发生裂孔时,玻璃体液会经由裂孔处渗入网膜下,造成视网膜剥离。视网膜裂孔常发生于高度近视、视网膜咛边退化、白内障术后及眼球外伤的人身上,在由于近视人口多,因此年轻的视网膜剥离族群较国外为多。
视网膜裂孔早期治疗较稳定,高危险群3个提醒防失明
视网膜刚开始发生裂孔的时候,可以用雷射治疗,雷射的原理是让视网膜裂孔处结疤,等待2到3周后疤痕形成,就可将视网膜固定黏贴在眼球壁上,因而大大降低了视网膜剥离的可能。视网膜雷射治疗没有伤口,要注意的是雷射后要2到3周眼底才会达到稳固的程度,所以雷射后两三周一切生活正常,但患者应避免头部震动、眼球过速转动,或做重训、剧烈运动,回诊确定稳定,建议以后每三个月到眼科追?检查。
一般来说,大部分视网膜裂孔尚未剥离的话,及时给予雷射治疗,大多数的人可维持稳定,但有少数人仍因裂口过大,可能有继续剥离的危机,造成失明的可能性,那就得进行手术,在开刀房施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灌气体或灌硅油将视网膜顶压回复到原来正常位置。一旦已发生视网膜剥离,即使手术成功复原,视力往往仍会受损,万一时间拖得太久或是剥离?围已进入黄斑部,预后更不理想。因此,及时就医接受散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发现视网膜裂孔就要赶紧用雷射来裂孔。
生活中若是发现眼睛有突发性的闪光或飞蚊症及视力减退等问题,一定要迅速就医检查,不过到底视网膜何时会产生裂孔,事实上医师并无法预期,极少数患者甚至在检查没有裂孔后,回去后没多久还是发生视网膜剥离,因为瞬间的玻璃体拉扯而将视网膜拉破,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建议上述的高危险群,除了避免激烈运动,防止眼球受到外力伤害,提醒要定期到眼科检查。
作者简介:陈莹山医师,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眼科主任,专长:黄斑部病变、视网膜剥离雷射及手术等。 陈莹山眼科医师医疗网、 护眼达人陈莹山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