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中的嗜糖症


难以拒绝甜点的疗八感,小心就是糖上瘾的徵兆!有研究指出,摄取糖分会成瘾,称为嗜糖症。大林慈济医院身心医学科蔡瑞修医师曾在大爱电视台?访时提到,嗜糖症和基因有关,人的大脑对于糖类摄取会有产生满足感的的正向回馈,当正向回馈没有得到适当控制时,大脑为了想一直获得而反覆摄取,易造成过量。
台中慈济医院新陈代谢科宋育民医师同样在受访时表示,摄取过多的糖会转换成身体脂肪,尤其变成内脏脂肪,外观上腰围可能变大,生理上容易造成血糖代谢异常,往往是导致第二型糖尿病的元?。
多数人都知道摄取过量糖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往往只对明显标示或肉眼看得出的糖有所警惕,没有意识到自己却在无形之中,吃进不少添加的游离糖。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成人与儿童的糖总摄取量建议是,减少到当日能量摄取的10%,以一个热量摄取1800大卡的人来说,当日总糖摄取量建议是:1800大卡×10%÷4大卡(每1克糖的热量)=45g的糖(一颗方糖约为5公克),如果可以将摄取量降低至5%以下或是25克以内更为理想。
游离糖?隐形糖!会在哪出现?
2015年美国一项在大学与社区进行的研究显示,最容易让大众吃超过自己预计的份量,无法停下来类似「上瘾」症状的食物是同时含有糖跟脂肪,例如巧克力,冰淇淋,饼乾跟蛋糕。此外,钠含量似乎也有影响,因此薯条、洋芋片和披萨的排名也很前段。这些食物的调味直接看上去好像和糖没有关?,但其实为了平衡或突出风味,糖就好像隐形了一样,被添加不少在里面。
而世界卫生组织从2003年就开始重视「游离糖 (free sugar)」对健康的影响,因为含糖食物会使饮食品质低落,与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息息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指引中,对「游离糖」的定义是:「涵括所有由食品加工生产业者、烹饪调理厨师与消费者自己添加在食物与饮料的所有单醣和双醣成分,以及蜂蜜、糖浆、果汁与浓缩果汁中天然存在的单醣和双醣成分」。
很多人以为天然的蔗糖、黑糖、牛奶或蜂蜜就是好的糖,所以觉得以这些糖取代甚至多吃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其实以世界卫生组织对游离糖的定义来看,其实所谓「天然」糖里面的组成,和添加糖是大同小异的,所以还是需要注意摄取的量,不要以为「天然」就无害!
怎幺避免、辨别伤身的糖?先从读标秽开始
英国BBC在2022年1月发表的文章指出,想区分天然糖额外添加的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试着从食物成份表中查看糖分含量,但现在食物来源多种,糖也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从一些科学名称,比如,右旋糖(dextrose)、蔗糖(sucrose)、麦芽糖( malt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转化糖(invert sugar),到听起来更天然的糖,比如,糖浆(molasses)、麦芽精(malt extract)、糖浆(syrup)或花蜜 ( nectar)和浓缩水果等,都是可以在成分中留意的。
然而为了活得更健康就要全面禁糖,似乎有点过于严苛了,或者我们可以慢慢从生活中的小地方开始做起!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国际知名血液学权威的伍?玉院士在其着作《护心时代:心血管不暴走!国际血液医学权威教你守护健康的七堂课》中就建议,选择精美的甜点,吃小块就好,或避开糖果、饼乾、甜度高的小吃及饮料。
参考资料:
- 甜蜜的陷阱!每人每年吃25公斤糖
- 国人糖摄取量上限
- 糖上瘾的真相 |糖比毒品还要毒吗?
- 世卫警告:小心「游离糖」的甜蜜陷阱 !
- 为什幺世界卫生组织要力行「限糖」任务?
- 蜂蜜是好糖可多吃? 心血管说:No!
- 饮食与健康:有关吃糖 你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