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中荣民总医院就分享了一系列家族大肠癌病例:52岁张先生在38岁时罹患大肠癌,当时被医师宣告只剩半年的生命,几经治疗成功告别癌症;但后续张先生70多岁母亲同样被诊断罹患大肠癌末期,就连他55岁的大哥也因解出血便而发现大肠癌,幸而妈妈和大哥在接受治疗后,目前接受门诊追?皆无复发现象。


突变基因致八成罹癌风险
台大内科部主治医师陈彦年曾于受访时解释,家族中有多名大肠癌患者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属于家族性大肠癌,研究显示,当一等亲家属有大肠直肠癌,其他家人罹患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倍。一般人风险若为7%,这类高风险者罹癌可能性攀升至15%。
第二种状况是遗传性大肠癌,这类患者很多都是「遗传性非?肉病性结直肠癌 简称HNPCC(亦称林奇氏症候群)」,而和家族性大肠癌最大的差别在于,遗传性大肠癌的基因缺陷已经被明确发现且证实,是属于遗传基因上的突变,导致大肠里成千上万息肉或腺瘤的生长,其中一些腺瘤再演变成癌症。这样的家族需符合3条件:
- 家族三代中有3名以上大肠癌患者;
- 上述病例连续上下两代;
- 至少1人确诊年龄小于50岁。
台中荣民总医院血液肿瘤科林政贤医师提到,林奇氏症候群的突变基因致使人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提高至80%,医师呼吁,若家族内有大肠癌相关病史的民众,更应定期接受检查。
降低大肠癌发生机率,从定期筛检与自我观察做起
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科邱腾逸医师提醒,大肠直肠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且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大肠直肠癌常见症状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腹痛、腹胀、血便或粪便带血、食?不振体重减轻等。
奇美医院血液肿瘤科冯盈勋医师曾撰文提到,家族中有多位大肠直肠癌患者,建议在40岁开始大肠镜检查,或是以家族中最年轻的罹癌成员做标?点往前推估10年接受大肠镜筛检,并至少5年定期追?。
以下提供针对与家族性或遗传性相关大肠癌的建议筛检方式:
大肠癌危险族群 | 因素 | 建议之检查 | 年龄 |
中度 | 一等亲曾罹患结肠癌或?肉 | 每3-5年一次大肠钡镜摄影或大肠镜检查。 | 40岁 |
一等亲有2人以上有癌症 | 40岁 | ||
重度 | 家族性大肠?肉症 | 1-2年一次大肠钡镜摄影或大肠镜检查 | 青少年 |
发炎性肠疾病,有十年以上病史(包括克隆氏症及溃疡性大肠炎) | 30岁 |
参考资料:
- 余苑绮39岁癌逝》为何大肠癌发生率世界第一?贫血也是肠癌前兆!名医提醒:3大症状是警讯
- 发生率发生率第一名的大肠癌,掌握「这三点」即可早期发现
- 艺人余苑绮直肠癌病逝,医:3成大肠癌会遗传多年轻病人,家族符合3条件风险高
- 消化系恶性肿瘤-结肠直肠癌
- 大肠直肠癌-筛检策略
- 大肠直肠癌会遗传吗?
- 十大癌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