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透露了你的健康秘密


《哈佛健康杂丈》解释,人体大约90%的身体脂肪是皮下脂肪,其余10%则为腹部或称内脏脂肪。《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丈》指出,颈部是上半身皮下脂肪主要的脂肪库,而使用颈围估算代表皮下脂肪含量,其可能带来高于内脏脂肪所隐含的意义。
神经外科颜君霖医师曾于访问时表示,脖子越粗越容易成为中风高风险族群的原因是:脖子粗通常体型较宽、较胖,脂肪也较多,其合?代谢症候群机率较高。
颜医师更进一步解释,脖子上有两条很大的颈动脉,而「颈动脉狭窄」是中风的一个危险因子,若狭窄程度超过70%,就很容易发生中风。
然而脖子粗,则代表附近的软组织较多,也容易导致睡觉时打呼,常伴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丈》提到:颈围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可能是睡眠呼吸紊乱问题,而睡眠呼吸紊乱通常发生在颈围较大的个体中。颜医师表示,中风患者约有60%的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相较一般人得到中风的机率则为3倍。
健康颈围是多少?怎幺自己量?
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医师周宗翰曾受访解释,中医观点认为,脖子中有许多重要经络通过,如果气血在此出现问题,就会妨碍全身机能运作而生病;以中医面相学观点来说,若先天就有脖子较粗的特徵,出现代谢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风险也较高。
因此,不论在中医或西医观点来看,脖围都可做为健康状况的警讯指标之一。那幺脖围的理想值是多少、该如何测量呢?
颜君霖医师于节目中提醒, 男性脖围应小于40公分,女性小于35公分。周宗翰中医师也曾于受访时解释到,民众自行测量时,被测量者应身体直立,眼睛平视,两臂自然下垂,呼吸保持平稳正常,颈部放?,以减少颈部肌肉紧张。测量者将量尺置于低头时可摸到颈后最突起处的颈椎上缘,前方量尺则置于喉结下方进行测量。
注意身体隐藏的疾病,而非瘦脖子!
新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蔡明成医师表示,脖子粗的病人较容易出现三高问题。卫福部国健署吴昭军署长呼吁,预防三高,应从源头做起,养成健康生活型态,定期健康检查,做好体重控制。以下提供3个预防三高的小技巧:
定期健康检查与自我血压量测「722」原则
- 「7」连续七天量测;
- 「2」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各量一次;
- 「2」每次量两遍。
控制体重
- 腰围测量:成年男性腰围保持在90公分以下,女性腰围保持在80公分以下;
- 体重标?:以BMI(kg/ m2)数值为依循,以维持健康体重。
「三少一多」饮食原则及规律运动
- 少油、少盐、少糖及高纤;
- 维持每天30分钟、每咛达150分钟的身体活动。
参考资料:
- 别再看体重、BMI!「腰围过粗」才是胖 早死风险多两倍
- 健康女性腰围勿超「3」、「8」-近6成女性不知健康腰围不宜超过「3」1?或「8」0公分
- Neck Circumference as a Novel Measure of Cardiometabolic Risk: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95, Issue 8, 1 August 2010, Pages 3701?3710
- Taking aim at belly fat
- 脖子粗容易中风! 医示警:脖围超过「1数字」小心了
- 颈子粗的人易中风!脖围超过这数字要小心
- 脖子粗,代谢症候群风险高!理想脖围这样测
- 预防「三高」有3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