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空气紫爆出门运动,犹如慢性自杀
虽然户外运动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变多,却受限于气候变化不易?确预测,更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急剧的变化,尤其常见于山区,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或危及生命安全。


户外活动另一项不易排除的因素则为空气品质不佳,依环保署定义的指标,北部地区每年有15%不健康的天数,中部地区约为46%,南部地区更严重,不健康的天数竟超过95%。出门运动前建议先到〈空气品质监测网〉查看空气品质指标(AQI),不同等级的户外活动建议不同。一般来说,红色等级即对所有人的健康皆可能造成影响,紫色等级就会建议要减少从事户外活动。
空?问题在晚上更严重。累积整天的交通废气、悬浮微粒(PM10)与细悬浮微粒(PM2.5)往地面沉积,加上运动时肺部会进行剧烈呼吸,加重空?对健康的影响。根据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分析,发现20 至39 岁族群随着活动量减少,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但是如果在空?环境下运动,每周超过1000 METs-min,相当于3 至6 MET 的健走、慢跑、自由车,每周进行170 至333 分钟,对心血管反而有不利影响,而且强度越高,风险越高。
也就是说,暴露于高浓度空?中又过度运动,不仅对健康没有帮助,还可能是慢性自杀的行为。过去就曾有艺人在录氧节目的过程中猝死,恐怕也与在低温且空?严重的夜间激烈运动具有关联性。

室内:更多专业指导下的隐形成本
室内公共健身空间的设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投入的解决方案,各区域也普设运动中心,提供民众室内运动资源。室内运动器材的发明与健身房的成立,让民众可以选择在室内接受专业的运动指导,但不论是个人教练或团体课程,通常需要额外拨出时间与支付金钱、前往特定场域,为了达到规律运动进而衍生时间成本与财务成本。
此外,密闭的公共健身空间,人流妖杂、器材共用,会发生交叉感染风险、室内空气品质不良、运动器材不适用、使用时间?限等问题。室内空气品质不佳不仅会导致疲倦、精力下降、阻碍运动表现、缩短运动持续时间,也可能出现换气困难的情况。另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已发生多起健身房群聚感染事件,空气流动差、人群紧密聚集、接触到不特定的人员等因素,导致发生传染病群聚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AQI 对健康影响及活动建议
空气品质/指标AQI:0-50/绿
- 对健康的影响:良好
- 一般民众活动建议:正常户外活动
- 敏感性族群活动建议:正常户外活动
空气品质/指标AQI:51-100/黄
- 对健康的影响:普通
- 一般民众活动建议:正常户外活动
- 敏感性族群活动建议:极特殊敏感族群建议注意可能产生的咳嗽或呼吸急促症状,但仍可正常户外活动
空气品质/指标AQI:101-150/橘
- 对健康的影响:对敏感族群不健康
- 一般民众活动建议:
- 若有不适,如眼痛、咳嗽或喉咙痛等,应考虑减少户外活动
- 学生仍可进行户外活动,但建议减少长时间剧烈运动
- 敏感性族群活动建议:
- 有心脏、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孩童及老年人,建议减少体力消耗活动及户外活动,必要外出应配戴口罩
- 气喘的人可能需要增加使用吸入剂的频率
空气品质/指标AQI:151-200/红
- 对健康的影响:对所有族群不健康
- 一般民众活动建议:
- 若有不适,如眼痛,咳嗽或喉咙痛等,应减少体力消耗,特别是减少户外活动
- 学生应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增加休息时间
- 敏感性族群活动建议:
- 有心脏、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孩童及老年人,建议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消耗活动,必要外出应配戴口罩
- 气喘的人可能需要增加使用吸入剂的频率
空气品质/指标AQI:201-300/紫
- 对健康的影响:非常不健康
- 一般民众活动建议:
- 应减少户外活动
- 学生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并将课程调整于室内进行
- 敏感性族群活动建议:
- 有心脏、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孩童及老年人,建议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消耗活动,必要外出应配戴口罩
- 气喘的人可能需要增加使用吸入剂的频率
空气品质/指标AQI:301-500/褐红
- 对健康的影响:危害
- 一般民众活动建议:
- 应避免户外活动,室内应紧闭门窗,必要外出应配戴口罩等防护用具
- 学生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并将课程调整于室内进行
- 敏感性族群活动建议:
- 有心脏、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孩童及老年人,建议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消耗活动,必要外出应配戴口罩
- 气喘的人可能需要增加使用吸入剂的频率
※ 资料参考:环保署网站
本文摘自《运动比你想的还轻?》/陈俊忠(健身运动医学推广协会理事长)/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