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过去曾公布企业筛检执行?则


事实上,早在去年中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严峻时,关于「筛检」的相关话题就从没断过,当时很多企业纷纷表明希望执行企业筛检,盼能掌握防疫先机,加强保障员工健康,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当时曾公布「企业抗原快筛执行原则」,让企业有执行方向4大?则、让公司行号能即时把握员工的染疫情形,分别为:
- 自订健康监控机制:企业得依风险管控自行订健康监控机制,并进行咛期性或针对高风险人员筛检。
- 企业快筛自费?检、须由医事人员执行:企业抗原快筛检测,?企业自主与筛检自费方式进行,而且一定要由医事人员执行?检。若企业申请抗原快筛找不到合适的医疗院所,可以向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提出,请求媒合协助。
- 通报、PCR检测、提供隔离安置场所:如快筛阳性,必须依规定通报及PCR检测,同时必须有隔离安置场所。当时经济部工业局曾解释,这是因为抗原快筛仍会有伪阳性、或是伪阴性的机率,因此企业执行抗原快筛若呈阳性,除了通报外要加做PCR检测,并且要提供隔离安置场所,才能降低传染风险例如安排宿舍或确保有一人一室的居家隔离空间,等待PCR结果。
- 抗原快筛阴性,仍需健康监测:若快筛呈阴性,也必须进行自我健康检测。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 经过这段时间疫情与政策的变化,这份指引目前已经有很多不适用于现在。例如依据现行规定,快筛阳性经医师确认后即视同确诊,因此企业执行抗原快筛若呈阳性,不需要再额外加做PCR检测,其他几项原则也有不合时宜之处,不过,经实际致电1922了解,目前也没有更新版的企业筛检指南。
今年疫情相关政策变化大,但无论是不是在公司做筛检,民众一旦确诊后,仍要依循最新的「快筛阳视同确诊」防疫政策,只要使用卫福部核准的家用抗原快筛试剂/家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验试剂,筛检出阳性,再透过视讯诊疗的方式让医师确认,即视为确诊。后续则有下列流程:
- 快筛阳性→实地或远距诊疗就医→达成医病共识→医师通报后,再依患者情况开立抗病毒药物或其他相关药物
- 快筛阳性→实地或远距诊疗就医→未达成医病共识→PCR?检→视病情开立其他相关药物→依照医嘱服药
企业筛检怎样才能?确又合适?4大常见筛检方式与手段比一比
在新冠肺炎随时可能侵入你我生活的情况下,筛检手段可以说是极大关键,一如台大公卫学院教授詹长权再三强调筛检的重要性,更表示:「早期筛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对抗高传染性BA.5的必要措施。」
但市面上筛检方式五花八门,究竟哪种方式检测速度快、?确率最高、性价比划算、适合企业使用呢?一一来认识常见的几种?检方法:
像是相对简单的唾液快筛,优点就是比较不会引起鼻腔不适,非常适合抗拒鼻咽快筛的长辈或儿童,不过敏感度相对较差。而检测病毒RNA的PCR,则是利用反覆妖氧特定的基因、观测到微小的病毒量,进而精?地检测出抗原快筛给不出的Ct值,也比较不会有伪阴性、伪阳性的状况发生。
唾液快筛 | 鼻咽快筛 | 传统RT-PCR检测 | 家用PCR | |
?检方式 | 唾液 | 鼻咽 | 鼻咽、唾液 | 鼻咽 |
可测得Ct值 | <23、24 | >27仍可检出 | ≥30即可检出 | ≥30即可检出 |
贩售价格 | 175元左右 | 180元左右 | 公费:仅须负担健保费 自费:3,500元左右 |
PCR机<10,000元 试剂:180元左右 |
缺点 | 早期感染、病毒量低时,未必能精?验出 | 筛检过程稍有不适、?确度不如PCR高 | 筛检过程稍有不适,且费用高昂,检测时间更要花到数小时~天 | 筛检过程稍有不适 |
优点 | 可在家中简单操作 30分钟内有检测结果 筛检过程不适感较低 |
可在家中简单操作 30分钟内有检测结果 |
?确度极高 | ?确度极高 可在家中简单操作 5分钟内有检测结果 |
是否适合企业使用 | 适合 | 适合 | 不适合,需要专业人士协助 | 适合 |
长期使用性价比 | 普通 | 普通 | 低 | 高 |
企业筛检成防疫手段之一,重点在企业管理降低风险、提高应变弹性
疫情发展至今,已经有许多次确诊人数降缓后又升温的纪录,连带着让企业在经营上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而富佳生技共同创办人、台大医学院内科兼任副教授唐季禄也认为,这波新增的BA.5变异病毒,由于免疫逃脱性高、容易造成突破性感染,再加上国外研究指出「再感染率」有增加趋势,接下来的防疫手段可说是非常关键。
先前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捐赠家用PCR机给金门县府与桃园市府合作的居家型照顾机构,后续也和北市府合作,利用迅速且?确的筛检方式把商圈打造成「安全区(Safety Area)」,未来更打算建立「防疫友善联盟」,尽早带动景气回温。
无论如何,除了常见的鼻咽快筛,如果企业想预备常备的检测工具,让员工可以?确且即时地捕捉健康状况,精?降低管理风险,同时提高应变弹性、考量长期成本,家用PCR是相当适合的检测工具之一。
参考资料:
- https://www.edh.tw/article/31588
-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2730W0160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3270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