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看似微不足道,其实与人体的运作机能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总计约有60兆个细胞,却有数百兆的微生物与我们共生,这些微生物打从人类一出生就大举入侵,大部分定居于肠道之中。然而这些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近年来被发现对我们的疾病与健康,有许多重要的影响。


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曾提到,这些为数众多的肠道菌,并无法逐一归类哪些好哪些坏,也很难只杀掉所谓的「坏菌」,因此对于肠道健康来说,重点非好、坏菌本身,而是如何维持菌丛间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容易产生健康问题。
根据2022年8月由美国心脏协会(学会)发表的研究报导所示:肠胃道中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增加心脏病风险的部分原因,而这些风险与牛肉和猪肉等红肉的摄入量增加有关。
过多红肉,助长肠道坏菌
这篇由美国心脏协会(学会)发表的研究指出,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若消化不完全,会透过肠道菌分解、代谢,从而分泌出各式各样的细菌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有些对健康有益、有些则有害。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红肉中的成分经由肠道菌的作用会产生「三甲胺」(简称TMA)相关的化学物质,当此物质产出后被肠道吸收,经由我们的肝脏酵素作用而形成「氧化三甲胺」(简称TMAO),这个关键物质则被认为是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之一。
而根据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沈立言教授与台大医学院吴明贤教授的合作研究计画,该计画针对荤食者与素食者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发现:荤食者摄取红肉后,其体内生成氧化三甲胺(TMAO)的能力是素食者的10倍!也观察到荤食者的肠道菌相已渐趋向提高三甲胺(TMA)产出的坏菌类型。
多食肉致坏菌增多,威胁心脏健康!
关于人体代谢红肉后的产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这次的研究并非首例。2017年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学会)杂丈》研究指出,体内氧化三甲胺(TMAO)浓度最高的人,出现严重心血管问题的可能性将提高62%,也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
而针对这次的新研究,美国心脏协会的报导更表示,摄取过多红肉和加工肉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每天吃一份红肉患心脏病的风险提高 22%。
英国牛津大学曾公布了一项多达140万人且追?长达30年的大型实验报告,他们发现红肉与加工肉品会使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整整提高20%!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克努普 (Anika Knüppel) 建议民众应尽可能减少红肉的摄取量。
这样做维持肠道好菌
然而你可能会想:不吃肉,那改吃素呢?长庚大学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教授赖信志过去曾受访表示:相异的饮食习惯造就出不同的肠道菌相。
赖信志教授更进一步说明,以往多认为蔬果含有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对身体有益,最近研究也显示蔬果的膳食纤维,虽不会被人体吸收,却能痍养肠道好菌;但赖教授强调,吃素未必比较好。因为肠道菌丛需要多样性,长期茹素也会有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均衡多元的饮食才是打造肠道好菌的重要基础。
肠道健康何其重要!??肠道不健康不只会导致自身的肠道疾病,甚至连心脏健康都可能受影响。基隆长庚纪念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钱政弘过去曾推出「五项保肠指南」,望能帮助大家改善肠道、永保健康!
- 多运动。运动能使肠道产生好菌、让菌丛更丰富。
- 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好菌的营养来源,若补充不足,可能会使坏菌增量。
- 多食用发酵食物。味噌、泡菜、纳豆、醋、红麴等发酵食物,是肠道益生菌的优质来源。
- 避免加工食品、加工肉品。加工食品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会让肝脏分泌较多胆酸,使肠道黏膜被破坏。
- 保持愉悦心情。保持轻?愉悦的心情用餐,能让帮助肠胃消化,促进代谢。
参考资料:
- 肠道菌决定一生健康
-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及疾病
- 肠道要健康,坏菌应该愈少愈好?!
- Chemicals produced in the gut after eating red meat may contribute to heart disease risk
- Increased heart disease risk from red meat may stem from gut microbe response to digestion
- 多吃红肉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肠道菌
- 心病从肠医 台大研究:吃生大蒜可改善心血管疾病
- 肠道不好 易患心脏病!2方法改善
- 每天吃一份红肉患心脏病的风险狂增22%! 最新研究:罪魁祸首藏在肠道中
- 追?30年研究:红肉、加工肉品让心脏病机率大增近20%
- 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 与肠道细菌有关 从「肠」护「脑」 养好菌胜过吃补吞药
- 钱政弘医师5项保肠指南,帮你不罹癌、不失智!
- 益生菌怎幺吃?肠胃医师公开「肠」保健康5秘诀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蛀牙、皮肤炎都和肠道菌有关!营养师5诀窍肠保安康人健康
- 40岁后肠道菌会改变!中年后的肠道养生法,吃出不发炎体质
心血管病风险高6成!小心这些食物养出肠道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