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头条

调节大脑多巴胺对抗巴金森氏症!左右25下手指操先自我检测

膳食养生

2023-03-16

巴金森病就在你我的身边!便碟、忧郁竟然是警讯


 
「我们团队有做居家医疗,记得有一回,本来要去看失智症的病人,结果抵达之后才发现他们家里除了失智的病人外,旁边还有一位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应该要就医治疗。」基隆长庚纪念医院神经内科苏丰杰医师分享,「基隆的巴金森病患者就医的时机较晚,可能是因为老人家获得的资讯较少,就医也比较不方便。如果希望患者早期就医,对年轻人的卫教很重要,年轻人有认知,才会及早把病人带出来。」 
高尿酸让你折寿11年,这些隐藏元凶引来痛风、洗肾与中风危机!降尿酸懒人包免费下载

巴金森病是退化性疾病,活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出现,罹患巴金森病的比率在60岁左右的族群约1%,到了80岁以上族群约2%。苏丰杰医师表示,近年来,巴金森病罹病率不断上升,可能是民众对于疾病的认知提升。以前大家或许会认为走不稳、颤抖是老化的现象,而不以为意;现在若发现有动作缓慢或肢体僵硬的状况,家属会警觉可能是巴金森病,而带患者就医检查。所以提供卫教资讯,加强年轻人对于疾病的认知,有助于发现巴金森病。

大家对于巴金森病的「动作症状」较为熟悉,例如手会颤抖、姿态前倾、步伐变小、动作变慢、平衡困难等,不过巴金森病还可能造成一些「非动作症状」,例如忧郁、失智、睡眠障碍、意识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巴金森病症状很多样



非动作症状可能比动作症状更早出现,且随着巴金森病程进展逐渐恶化,苏丰杰医师解释,如果是在50岁发病,患者可能在30岁时会注意到有便碟、嗅觉异常的毛病,40岁就注意到有快速动眼期行为障碍(RBD,REM behavior disorder),快速动眼期基本上就是正在作梦,一般作梦就只是做梦,身体不会乱动,可是有些人在作梦的时候会跟着手舞足蹈,梦到在打架,身体就出现打架的动作。在诊断前5、6年,患者开始会有些忧郁或焦虑状况。

非动作症状的出现与体内的左旋多巴缺乏有关,苏丰杰医师解释,根据病理分期(Braak staging),一开始可能会有嗅觉异常跟自律神经失调,到了病理分期的第3期、第4期,开始有睡眠跟一些动作的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大脑皮质,而有情绪与认知功能障碍。

巴金森患者大多不晓得巴金森病会造成焦虑、忧郁、便秘,也可能没有察觉到相关症状,而没有及时到神经科就诊。多数巴金森患者都是因为有单边颤抖、动作缓慢、肢体僵硬、扑克脸等动作症状而就诊。苏丰杰医师说,我们会检视患者的用药并做检查找原因,包括抽血、核磁共振等,接下来可以做脑部多巴胺扫描,或尝试使用药物,很多病人在吃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就很可能是典型巴金森病;如果吃药的效果很差,可能就要考虑是非典型巴金森病。

「状况许可时,我们会鼓励病人多运动,使用治疗巴金森及忧郁症的药物也可以改善忧郁。若使用多巴胺促效剂,对改善动作症状及非动作症状都有帮助。」苏丰杰医师说,「睡眠障碍、快速动眼期行为障碍或不宁腿症候群等问题,也可以透过药物来改善。」

当巴金森病进展到失智时,生活无法自理,给药就变成很大的问题,可能忘记吃药或重妖吃药,所以一定要有照顾者负责患者的用药。苏丰杰医师说,一旦出现失智的状况,可能还会有妄想、幻觉,患者可以到处走动,又很容易跌倒,让照顾者非常辛苦,因此政府才会推行喘息服务让照顾者有时间休息。巴金森病中晚期的动作障碍会越来越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轮椅或卧床,完全仰赖他人照顾。

留意警讯,早期发现巴金森病



早期发现巴金森病,对患者很重要,苏丰杰医师说,大家要留意家人是否有动作缓慢、步伐变小、肢体僵硬、姿势向前倾斜、手抖、字体变小、扑克脸等问题。



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检测



50岁以上民众,建议每个月利用手指操自我检测。首先伸出右手,五指张开,然后拇指与食指轻按25下,做完之后,换成左手轻按25下。如果发现速度不同、动作变慢、停顿、手指打不开或开合大小改变,请尽快至神经内科就诊。

拟定治疗策略,延长药物蜜月期,延缓巴金森病程

对于刚确诊巴金森病的患者,医师会考量年纪、身体状况,善用各种药物来延缓病程,苏丰杰医师解释,如果是70岁以前的病人,可能会考虑用多巴胺受体促效剂,也许效果没有左多巴胺那幺立即见效,但多巴胺促效剂可以延长药物蜜月期,让病人不会于早期就进入药效波动、异动症的情况。「药效波动」是在药效发挥时,可以正常活动,但当药效消退,患者会变得僵硬、动作缓慢,彷?突然断电一般。「异动症」是出现一些不自主运动,例如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等。多巴胺受体促效剂在改善动作症状的同时,亦有助于改善忧郁、焦虑等非动作症状。

如果发病年纪是70岁以上,可能会使用单纯有效的药物,并根据临床表现做调整,等到产生药效波动的问题,再改用其他药物。

巴金森病的治疗在前几年都能明显改善,但要给病人建立「用药不能要求到很强」的观念,尽量让病人不会产生药效波动与异动症的情况,并鼓励病人多运动。苏丰杰医师解释,「左旋多巴是改善巴金森病动作症状最强效的药,但如果一开始就吃太大量,吃药时间又不规则,可能会提早进入难治疗的阶段。我都告诉病人,药物的部份让医师想办法,患者自己要做的就是多运动,包含太极拳、跳舞、骑脚踏车或瑜珈等,如果只能走路就多走路。」



巴金森病治疗保养重点提醒



曾经遇过两位40岁左右的巴金森病患者,其中一位患者听从我们的建议,按时服药也很认真运动。过了十几年巴金森病都还维持在第一期、第二期,状况稳定。苏丰杰医师说,另一位患者可能希望让症状消失,而要求吃较大量的药,若不满意便一直换医师,过了十年,再度回到门诊时,异动症已非常严重,频繁地摇头晃脑。两位患者一开始的状况类似,如果肯好好配合,状况就会比较好。

贴心小提醒



「请务必规则回诊、按时服药,不要自己当医生调药、停药!」苏丰杰医师叮咛,「如果自己觉得药效不理想,可以主动跟医师讨论,保持互相信任的医病关?。」

巴金森病其实就是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可以好好控制,不用太过紧张。苏丰杰医师说,治疗重点在于维持生活品质,接受治疗后,患者依然可以出去运动、旅游。如果出现忧郁、焦虑、睡眠障碍、容易跌倒、吞?困难,也可以善用药物改善问题。

由于巴金森病患者本身可能没有自觉,需要仰赖家人、亲友多加留意。逢年过节,大家在返乡时,若观察到亲属出现巴金森病警讯,务必尽快至神经内科就诊!

本文由「照护线上」授权转载/ 巴金森病就在你我的身边!便碟、忧郁竟然是警讯,神经科医师图文解说

作者介绍:照护线上是医护人员所组成的团队,由医师担任编辑,邀集各专科医师,提供给您高品质、具有实证、符合世界医疗指引的健康资讯。照护线上亦是医疗入口网站,免费注册为会员就能轻?找诊所、找药局并完成网路挂号和预约领药,是行动世代最佳的照护平台。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