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癌症治疗通常以同一套常规方式,套用在多数癌症患者身上,然而,同一种癌症看似「一种」疾病,但却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因应不同患者常需要不一样的疗法。精?医疗,就是透过基因检测与定序技术,除了可能提前预防疾病发生,在治疗如癌症此类重大疾病时,能够以个人化且更精?的方式对症下药、找出合适的标靶治疗、有机会降低副作用、增加疗效、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及时间,使抗癌多了一项利器。


为提升癌症治疗效果,自2021年起,卫福部、国卫院与罗氏大药厂积极与医疗机关、生技业联手,开办「癌症精?医疗及生物资料库整合平台合作示?计画」,提供六大类晚期癌症病友,两千例免费癌症基因检测,让病友治疗前先检测,提升治疗精?度。

台中荣民总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精?医疗计划,收案数领先全台,也是最早起跑收案的医院之一,对此,台中荣民总医院胸腔内科杨宗颖主任认为,能够那幺快接下计划且上手,第一个是医院上级的支持,另一个关键是医院良好的「整合照护流程」。他进一步说明,整体癌症治疗是需要多团队的支援与整合,若以肺癌为例,从检测治疗到后续支持性照护,背后需要包括胸腔外科、病理科、放射线科、放射肿瘤科、核医科、耳鼻喉科、缓和疗护及个案管理师等等的互相配合与支援,不仅只有胸腔内科。
「我们医院本来就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SOP整合性的流程都十分完备。」杨宗颖医师强调,面对临床端的病人整合照护就是关键,这也是影响品质很重要的一环,「有了这些,诊断治疗的速度可以加快,出错的机会也能大幅降低。」
肺癌基因检测:找出标靶药物治疗机会
前10名夺命的癌症中以肺癌为第一,至今已连续18年居冠,是十大癌症中「医疗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发现比例最高」,号称三冠王的癌症。早期肺癌,主要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之后可能再接上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治疗目的都是希望能降低癌症复发机率。晚期病患则在标靶药物、免疫药物治疗问世后,有机会延长存活期,给予患者更多的生机。
提及肺癌是否能够早期发现,杨宗颖主任坦言,虽然很想要用抽血或验尿等简单的方式及早发现,但目前尚在研究阶段,还无法实际运用在临床上。目前希望早期发现肺癌,还是以低剂量电脑断层的检查为主,他也补充,国健署有提供肺癌的高风险族群早期筛检计画,例如长期吸菸者、有肺癌家族病史的人,就会建议去做低剂量的电脑断层筛检。
而若是已确诊肺癌的患者,则希望能够透过基因检测?清每一位患者癌细胞的基因变异,以此为患者量身打造最佳化的个人治疗方案,尽早接受标靶治疗,有机会延长存活期,并改善生活品质。
「我们最不希望看到患者其实有标靶药物可用,但没有发现。」杨宗颖医师指出,这就是精?医疗的重要性所在,要尽力避免遗漏患者,因为有标靶药物可用的病人,有没有用到标靶药物,对预后的影响可以说有天壤之别。即使第三期肺癌患者开完刀后,若能找到特定的基因标记,以标靶药物辅助治疗,有机会可降低超过八成的疾病复发风险。 1
然而,杨宗颖医师也强调,虽以标靶药物为优先考量的选择,但若是标靶药物失效或产生抗药性,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可以,建议还是要勇于接受化学治疗或其他治疗;并非标靶药物失败就代表癌症无法治疗了。「化疗的副作用可能会比标靶药物多一些,但现在新的化疗药副作用较低,且减轻副作用的药物效果大幅进步,大多数接受化疗的病人都能维持相当不错的生活品质,现今化疗依旧是很重要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
精?医疗对抗「晚期肺腺癌」,寻找标靶药物治疗机会
64岁的张先生,没有吸菸,是在一次健康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肺部肿瘤,且已经肝脏转移,是肺腺癌第四期。杨宗颖主任分享,过去病友较熟悉的基因是EGFR(表皮生长因子接受器),它与癌细胞的生长分化、侵犯性及存活相关;近年来还发现了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等基因。
而这位病友当时的基因检测为单点检测,并没有验出相对应的基因变异,因此就开始接受化学治疗,但效果不是很好,「第一线化疗之后,肝脏的转移变得更厉害。」就开始做第二线的治疗,第二种药物效果还可以,但大概维持了一年左右,又发现肝脏转移恶化得更厉害。
杨宗颖主任坦言,张先生在临床上来看其实是岌岌可危,因为前面重要的抗癌武器大概都用上了,后续化学治疗要再有效的机率并不太大。「但还好有一个临床试验的机会,让病人可以做二代定序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一个少见的肿瘤基因异常,且有临床试验可以加入,使用新的标靶药物。」经过标靶药物治疗六咛后,肝脏转移很明显改善,九个月后再衔接免疫治疗,「张先生从诊断肺癌第四期至今已超过四年半,目前还可以去自己的菜园种菜。」
另一位78岁的林女士,同样不吸菸,肺腺癌第四期,合?脑部、骨头的转移,也是接受了单点的基因检测都没有发现相对应的变异。后来有机会接受示?计画的全方位二代定序基因检测,找到了一个不常见的EGFR突变点,这是用一般的检测方法检测不出来的,病人使用EGFR的标靶药物治疗,结果效果非常好,10咛之后肺部肿瘤消很多,「脑部转移也进步很多。」
杨宗颖主任坦言,如果没有加入计画平台或临床试验,这两位病友可能都没办法存活至今并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而精?医疗当中的二代定序全方位的基因检测,提供了癌症病患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并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像上述两位病友一般验到相对应的基因,并因此得到十分良好的预后,「但这至少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治疗方式及能够拥有更好生活品质的机会。」
透过精?治疗有机会帮助晚期肺癌患者长期存活的比例提高,提升生活品质。杨宗颖主任举例,「就曾碰过晚期肺癌的阿嬷接受治疗十年了还是活蹦乱跳的。」根据国民健康署资料,台中荣总肺癌第四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多年来优于全国医学中心平均 2,今年在院长陈适安支持及指导下,台中荣总成立肺癌整合照护暨研究中心,在整合及精?两大核心主轴下,致力提供中部地区的肺癌病人更好、更全面的照护。
本?访由罗氏大药厂赞助
资料来源:
1. N Engl J Med . 2020 Oct 29;383(18):1711-1723
2. 国民健康署回馈资料(2018)
提供癌友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中荣秉持整合照护核心,提供肺癌患者个人化精?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