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避难包分量整备有诀窍


由于地震发生后,建筑物恐已结构受损,面临不知何时倒塌的风险,此时紧急避难包就相当重要,可以让民众在短时间内携带必须的维生物资前往它处避难。根据防灾产业协会资料,防灾?备分量可分为0、1、2等不同等级。
秘书长黄少薇受访解释,「0级」其实就是民众随身携带、每天使用的包包,其中应备妥常备药品、饮用水、身分证明文件副本等;「1级」则是广为人知的「避难包」,应可面对3天无法返家的意外,除了家中外,公司等地也需?备以防不时之需;「2级」则是在家中储备7天份物资,以「防疫在家隔离」为想像,?备7天无法外出时所需的物品等级,因此其中项目以能撑过数天等待救援为目的,可?备营养口粮等应急食物,并事先?备可久放的保存食品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储备。
除了饮食外,水分也相当重要。曾有2名921大地震被活埋的受难者在没食物的情况下靠一瓶矿泉水撑过6天,也曾有登山遇难者在无食物的情况下,仅靠喝水与强烈的求生意志撑过40天顺利救援成功。
为什幺人可以短暂不吃东西,然而缺水万万不行呢?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执行长粘晓菁医师曾受访解释,身体75%由水分组成,且细胞、器官都需水分维持运作,当持续缺水,不仅无法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肝肾也会变得无法排毒、电解质失衡,人会变得无力,最终意识会模糊、昏迷。若滴水不进,身体恐只能撑1~2天。因此民众或许平时就应在家中储备适量的瓶装水以便不时之需。
此外,常见的日用品只要发挥创意,也能对避难有所助益。比方说,报纸能帮助保暖,使用保鲜膜包覆碗盘可减少珍贵的清洗用水,又或可利用保鲜膜做免洗手套、暂时包扎之物。只要在厨房、车库、储藏室等地将这些物品储存于易于拿取之处,当灾害发生时,即便救援未到,也能安心熬过几天,有效率且安心的避难。

(图片来源/防灾产业协会 )
避难包内容物5大类!3族群额外用品不可少
为了灾害发生需要逃难时所?备的「1级避难包」,大致上有哪些内容呢?黄少薇秘书长受访指出,1级避难包须包含口罩、身分证明、暖暖包、乾粮、饮用水等物品,此外由于逃难时仍可能发生其他意外,包括被杂物砸伤、被锐利碎石或玻璃恐割伤双手、双脚等,因此比起0级避难用品,还多出能保护身体安全的头盔、帽子、工作手套、运动鞋、多功能刀具等物品。
而在地震、镎风等灾害同样频繁的日本,也有各界专家整理多种防灾避难包所需的物品清单。一篇由防灾顾问高荷智也监修的文章则指出,防灾物品除了眼镜、助听器、药品等没有就无法生活下去的物品外,也应包含5大类能支援避难所需的用品:
- 支持身体安全所需物资:
包括雨具、LED照明灯、头盔或帽子、手套、口罩、哨子、安全鞋或能防止锐利物刺穿的鞋垫、卫生管理与防寒对策物品(除菌纸巾、携带用厕所、暖暖包),若有余力,则可再带一份换洗衣物。消防署说明,哨子与手电筒可提高黑暗中获救的可能性,手套则能避免双手因玻璃、瓦砾、碎石割伤。 - 急救用品:
由于灾害刚发生时会以救助人命为优先,生存下来的民众支援则较缓,可自行备妥急救物资,包括绷带、三角巾、网状绷带、消毒液、瑞士刀与塑胶袋。 - 情报商集用品:
电池式的收音机可在停电后仍可取得外界资讯。其余用品还包括:手机、行动电源、笔与笔记本、灾害潜势地图(Hazard Map)。
目前的灾害潜势地图由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置,若民众发生灾害时仍能上网,可前往「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网站查询。 - 饮食:
包括水与食物,由于水与食物非常重,虽想尽量携带,但仍需留意重量避免延缓避难。建议可携带2~3瓶500ml瓶装水,食物则携带能直接食用的类型,2~3餐份即可。内政部消防署则建议,食物可以巧克力、饼乾、罐头等高热量食物为佳。 - 贵重品:包括现金、健保卡与驾照等证件备份、回忆物品等。
除了上述基本用品外,根据日本内阁首相官邸的卫教资料,小孩、女性、高龄者等族群的家庭可再额外携带以下物资:
- 小孩:牛奶、一次性牛奶瓶、副食品、环保餐具、纸尿布、携带型洗净器(洗屁股)、婴儿背带、颈灯。
- 高龄者:纸尿布、拐杖、助听器、假牙清洁剂、慢性病用药等
- 女性:生理用品、防狼喷雾、生理裤、卫生棉等。此外根据防灾产业协会资料,女性的卫生棉、护垫不仅可用于生理期,若有肢体外伤,也可用于止血。
整理避难包时的注意事项,共用物品一包即可
不过,防灾用品这幺多,避难包或许会不只一包,此时又该怎幺办呢?除了常备药、个人用品可自行持有外,家族全体共用之物品(如收音机等)可统一收纳在一包中,由家中最有力的人携带。若是要带着婴儿避难的状况,则可事先参考平时妈妈包中的物品,事先?备第二个同样的妈妈包。
此外,药物、急救用品、情报商集用品等则应分门别类地装进塑胶袋防水。而逃难时的雨具、灯光等道具,以及饮水等,则可事先存放在容易取出的场所。
避难包平时要放在哪?普通饮食储备品分散保管较佳
综合防灾顾问高荷智也监修的文章及持有日本防灾师资格的金子志之建议,为了能尽速取得避难包逃难,因此避难包放在避难必经路线上为铁则。除了最好放在玄关外,也可放在与玄关相连的走廊,或离玄关较近的房间、寝室、客厅等可以拿了就跑的场所。
而储备品(水、食物等)基本上平时应分散保管,以便在房屋损坏、家具倾倒下仍能确实取出,可保管在玄关、寝室、客厅、厨房、橱柜、车库、车内等场所。而容易取出的位置则应以玄关为中心思考,瓦斯炉等不用大量?备的物资则放在取出可能性最高的场所。
参考资料:
- 报地震 - 中央气象局
- 921兄弟困6天获救 鼓励受难者撑下去
- 受困40天仅喝水? 资深搜救人员:超惊人求生意志!
- 防灾避难物品清单 Check List!
- 避难包怎幺包 「012」口诀免出错
- 防灾の?门家に闻く!「非常持ち出し袋」の正しい?备方法
- 地震避难包内容食物要?备哪些?地震包推荐、消防署建议清单总整理
- 3D灾害潜势地图
- 内政部
- 灾害に?するご家庭での备え~これだけは?备しておこう!~
- 「防灾グッズ」の理想的な置き场所は?いま一度、备えの见直し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