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揭开番茄的面纱
番茄品种众多,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番茄琳?满目,卖水果的摊子上有番茄,卖蔬菜的摊子上也有番茄,到底番茄是水果?还是蔬菜呢?热热的天气,打上一杯新鲜的番茄汁,喝起来就是舒服,但是小番茄打汁好呢?还是大番茄打汁好?


番茄这食物,常常有人蔬菜、水果分不清楚,以为番茄是蔬菜,毫无节制乱吃,而造成糖尿病病人血糖窜高、或是血脂肪异常,然而真正的答案是,番茄会因为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糖量,若不清楚番茄的分类,这会造成食材选择的困扰。
依行政院农委会网站资料显示,番茄的品种真的非常多,根据番茄用途,可分成鲜食或加工用两大类,一般而言鲜食用番茄可再分为大果番茄(果重为150.200克)及小果番茄(果重约为10.25克),以卫福部的食品成分资料库2020版资料及成分分析显示,大果番茄分类在蔬菜类(如:牛番茄、黑柿番茄、粉柿番茄、桃太郎等);而小果番茄则分类在水果类(如:圣女番茄、秀女番茄、金童番茄等)。
会这样分类,都是因为大果番茄跟小果番茄内含的糖量跟热量都不一样。所以记得,吃番茄的时候,大颗番茄要当成蔬菜吃,小颗番茄记得要当成水果吃,分量要控制好,才能避免吃太多而造成高血糖或血脂肪异常的情况出现。
那,到底番茄有什幺样的神奇魔力,又富含什幺营养素而让人如此着迷呢?
根据食品成分资料库资料显示,番茄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钾、叶酸、及类胡萝饰素如茄红素,很多的研究发现,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抗癌和心脏保护等特性,另外,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茄红素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肾病以及其他?发症。除此之外,维生素C也能提供身体很好的抗氧化力,行文至此,感觉茄红素对于人体健康促进好像效果不错,那是不是我们就每天大量的来吃番茄呢?
吃越多对身体越好吗?喔!不,这可是错误观念喔,我们要记住,再健康的食物,也要适量吃,而且每天单一种食物大量摄取,也无法全面摄取到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所以我们应该要遵循国民饮食指南所建议的食物分量摄取,蔬菜一天3.5份,煮熟的菜约1.5碗到2.5碗,一颗大果番茄约女性拳头大一点叫1份蔬菜;水果一天建议2.4份,水果切块约8分满碗到1平碗量,圣女番茄则约23颗叫1份水果。
我们要怎幺正确吃番茄,才能得到番茄中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呢?
茄红素为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佳,也不容易被热破坏,茄红素反而可透过用油烹调且破坏细胞壁后,身体可得到最好的吸收,所以番茄炒蛋、番茄豆腐、或是番茄炖肉,都是获得茄红素的一个好方式。
另外,番茄里面也富含很多维生素C或是水溶性维生素,但这些营养素却会因为烹调而被破坏或流失,所以想要从番茄中获得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那就必须从小果番茄着手了,1份的小果番茄约23颗是为1份的水果,内含约60毫克维生素C,已超过每天维生素C建议量的一半了,所以把小果番茄当成水果吃,一天1.2份,也可得到挺丰富的维生素喔。
但若想把番茄打成汁饮用,用小果番茄打汁,若不计算颗数,则可能造成摄取过多,对于血糖或血脂异常的民众,那就不建议了,且现在也倡导口腔功能良好的民众,还是要尽量以「原型」饮食为主,避免过度搅打或加工,如此才能保留更多营养素供人体使用呢!
番茄浑身都是宝,?食烹调或新鲜摄取都可获得不同的营养素,但好东西也要适量摄取,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本文授权自长庚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