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吴小姐深受咳嗽所苦已一年多,每日皆会不定时的咳嗽,咳嗽时有少量白色的痰,时常感觉胸闷以及胸口痒痒的感觉,天气变化大时觉得咳嗽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会影响睡眠。经过中医治疗后,咳嗽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痰量减少了,胸闷及胸口痒痒的感觉也缓解许多。


慢性咳嗽的定义
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外界环境扰动了位于上下呼吸道、心包膜、食道、横膈膜与胃的接受器,这些接受器可以接受化学性的刺激或是物理性的刺激(例如:冷、热、酸),因而产生神经冲动,经由迷走神经传导至咳嗽中枢-延脑,延脑则会发出讯息,经由迷走神经、膈神经等,传导至掌管咳嗽动作的相关肌肉,产生咳嗽的现象。一般来说,咳嗽小于3星期称为急性咳嗽,咳嗽3至8星期属于亚急性咳嗽,咳嗽大于8星期则是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的原因
慢性咳嗽的成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像是上呼吸道症候群、气喘、胃食道逆流、上呼吸道感染、药物。上呼吸道症候群通常是因为过敏性鼻炎或是鼻窦炎,导致鼻涕倒流刺激到咽喉,而出现咳嗽。
气喘的病人多以间歇性喘鸣或是喘促来表现,但也有一部分的气喘病人是以咳嗽作为主要症状的,尤其是季节变化或是上呼吸道感染后较为明显。
胃食道逆流的病人,通常会出现酸水上泛或是胸口灼热感(火烧心)的状况,胃镜诊断为胃食道逆流,胃酸会刺激食道及咽喉的咳嗽受器,导致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后的久咳不八,也是非常常见的。有些药物会出现乾咳之类的副作用,也需要多加注意。若是出现持续的间歇性发烧、体重减轻、咳血,或是抽菸者,则应尽速至西医就诊,需排除是肺癌、支气管扩张症或是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属于久病,大多归于内伤咳嗽的?畴,少部分会兼夹外感咳嗽。中医的核心治疗理念是「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态及表现,中医根据不同的症状来「对症下药」。
内伤咳嗽有痰,依照中医诊断区分证型,可以分为寒痰、热痰、湿痰以及脾胃气虚、咳嗽无痰,依照证型可分为肝火犯肺或是阴液亏耗。
若是仍兼有外感咳嗽未八的情形,「风为百病之长」,意即风邪是所有致病邪气当中最常出现的,其他邪气也会依附着风邪来侵扰人体,因此治疗会优先以「祛风」为主,并且结合病人身体寒、热、虚、实的状况,给予相对应的治疗。
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并进,使用药物来适度的扶助正气,以利人体能自行将外邪祛除,同时使用药物来祛除邪气,让人体正气不受到损伤。中医追求阴阳平衡,帮助人体找回体内的平衡,希望藉由中医治疗让肺气宣发肃降得宜,气机调畅,而不是以强行镇压的治疗方式来止咳。
慢性咳嗽的保健与预防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也有许多保健及预防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远离慢性咳嗽。
- 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口味重的食物、甜食、冷饮、冰品、寒凉食物、辛辣、香燥或刺激性食物。
- 戒菸、戒酒。
- 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运动后流汗应马上擦乾,避免吹风。运动强度应?渐进式增加,不要勉强自己。不要在天气状况特别差时外出运动(例如:寒流、镎风天、大热天、沙尘暴)。
- 穿着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前胸及脚部。
- 日常生活需适度的放?及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并且应该适度的活动筋骨,避免久坐不动。
- 保持心情舒畅平稳,避免生气、急躁以及情绪起伏过大。
- 维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于23:00之前就寝。
- 若是已经出现慢性咳嗽的情形,可以多喝温水、多休息,并且以清淡饮食为主,来缓解症状。
本文授权自长庚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