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智昭首次发现膀胱癌是在2016年,虽然当时属于早期发现,但由于起初不想影响性功能而未即时切除膀胱。遗憾的是,小仓智昭随后仍在2018年摘除膀胱,并于近期宣布癌症已转移至肺部。?管现在仍需定期进行化疗,但经过休养,已于今年4月重返工作岗位。


小仓智昭分享,得知罹癌时自己相当震惊,事实上,他由于有糖尿病史,因此比起一般人更加留意身体状况。而每次上完厕所后检查尿液状况的习惯,也让他能得以及早察觉血尿。
在 Instagram 查看这则贴文
检查尿液揪出膀胱癌!小仓智昭血尿如同辣椒粉漂浮物
一般人想到血尿,或许脑中浮现的是如鲜血般颜色的尿液,不过小仓智昭的警觉性非比寻常。他指出,当时发现时,仅是小便中浮有辣椒粉般1mm红色粒状物而已。该症状在2个月间出现数次,而这便是膀胱癌的初期症状之一,不会痛的血尿。
此外,根据荣总苏澳暨员山分院的卫教资料,膀胱癌的症状还包括频尿、排尿疼痛、尿急、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出口阻塞、输尿管阻塞、会阴或腹股沟疼痛、体力衰退及体重减轻等。不过,由于即便有上述症状也未必是罹患膀胱癌,因此民众应尽速至医院检查。
?管当时仍是早期发现,不过小仓智昭表示,当时医师已指出癌症浸润至肌肉层,若不摘除膀胱,数年后恐不乐观。由于摘除膀胱会失去男性生殖功能,因此小仓智昭当时相当抗拒,?管医师建议进行膀胱全摘手术,但仍选择以内视镜手术、免疫疗法与放射线治疗对付癌症。不料在2018年的一场直播结束后,他上厕所却发现整个马桶被大量出血染成鲜红色,这才发现2年前未摘除的膀胱癌恶化,只好被迫进行全摘手术。
透过笔记自我管理血压、脉搏、血糖与饮食习惯!
?管因治疗方案选择缘故,后来膀胱癌仍不幸恶化、转移,不过小仓智昭能早期发现罹患膀胱癌,对自我健康的掌握功不可没。除了透过健康资讯节目获得相当多预备知识外,由于小仓智昭在30多岁时就患有糖尿病,在这30多年间,他也对健康管理下了一番苦心。
其中,不可缺少的便是自我管理笔记。 小仓智昭指出,「常常得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他的健康方式。这30年来,吃了什幺、血压、脉搏、血糖都会记录在手帐之中,自己管理自己的身体状况。
自我管理笔记对慢性病患来说相当重要,游能俊诊所院长游能俊曾受访指出,病患自我血糖等数据能作为医师开立处方用药的判断。然而不少病患因担心挨骂,又或为了得到医师的认可,会窜改血糖纪录,恐造成医师评估错误而影响疗效,最后反而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曾有患者甚至出现晕倒送医等状况。
此外,根据卫福部指出,规律量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的第一步,建议18岁以上的民众每年至少量1次血压,40岁以上民众应天天量测血压。不仅可自我评估,也可帮助医疗人员了解血压控制状况,进而帮助调整生活型态或高血压药物。
然而,与糖尿病纪录概念相同,若是测量后未确实记录,或因其他状况导致血压失真,高血压学会副理事长陈震寰曾受访指出,就恐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或延误治疗,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亚东医院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江珠影则为文指出,自我血糖监测不是苦差事,不仅可反映当下的身体状况,也能让民众了解并减少相同问题再发生。若知道吃某些种类的食物血糖会快速增加,以后就少吃为妙;若知道运动后血糖会下降,就能更维持规律运动。
同样的概念不仅止于糖尿病,相信对于控制血压等身体状况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民众在记录自我身体状况时,务必先诚实面对自己,才能对自己起到积极、正面的助益,并能及时发现身体出了差错,别不愿面对身体状况、自欺欺人,不仅恐影响医师对健康状况的判断,还恐伤身。
参考资料:
- 膀胱癌
- 膀胱癌
- 1时间に1回のトイレ…がんで「膀胱全摘」した小仓智昭さんが激?した生活を明かす
- タレント?小仓智昭 膀胱がんを抱えながらもいきいきと生きる秘诀とは?
- 何谓膀胱癌?
- 小仓智昭「こんなに苦?することなかった」膀胱がん全摘ためらったこと悔いる
- 3C控血压 远离慢性病 只要一「臂」之力-抗压达人 从挽袖量血压做起
- 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