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长在皮表,如果觉得皮肤上有什幺异状,不管是一颗痣或是突出物,可以直接用手机拍起来纪录,半年、一年再拍一下观察,这是最容易的纪录方式。


看似简单的病如果不注意,也可能变得可怕。
十多年前,我有一位约五十岁的病患,基底细胞癌长在头皮上,可是他不愿意开刀,后来选择放射线治疗。使用这种疗法,运气好时得以控制原来的癌症,但有些细胞仍会继续增生。此外,因为做过放射治疗,骨头会受点伤,癌细胞可能在这时候侵蚀到头骨,却不容易发现。
这位病人的癌症一直往身体深处侵蚀,基底细胞癌通常不会转移,但会在局部持续侵蚀,最后神经外科医师只好打开头颅拿掉癌细胞,可是打开头颅时,却发现已经有些细胞黏到脑膜上了,只能帮他清一清癌细胞,在头上补一块人工骨头。
头盖骨旁边被癌细胞吃掉之后,直到补上去的人工骨头也?脱掉落,这才发现原来遭到侵袭的面积甚大,后来因为癌细胞一点一点侵袭与扩散,他不幸离世。除了开刀影响外形外,最后的生活品质也不佳。
我想说明的是,不要轻忽任何病况,该治疗时就要治疗,这位病患正是因为拖着不管,愈来愈糟糕。本来只是一个手术,顶多造成一块没有头?的伤口而已,可是到最后遭癌细胞蚕食,吃到头骨里面,终究难保性命。
用手机简易自我记录
皮肤癌长在皮表,自己看得到感觉得到,理论上可以自己检查。我常跟病人说, 现在人手一支手机,如果觉得皮肤有什幺异状,不管是一颗痣或突出物,直接拍照,半年、一年再拍一次,观察,如果没做健检,就交给手机,这是最容易的记录方式。
观察的时间没有一定,如果变化比较明显,两个月、三个月拍一张,大部分半年、一年就够了,时间太长,反而容易忘记。所以,唯一且具体的方式就是给医生看照片,一年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我可以看到变化,这常常是诊断皮肤癌是否为恶性肿瘤的参考。
如果半年、两年,甚至三年看起来都一样,那就不用担心。有个玩笑用来比喻皮肤科门诊,其实满像在看精神病症状,有些人明明没事却一再来看诊,为了很小的一颗痣给自己很大压力。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适当记录跟追?是必要的。有时候,我们没办法马上判断,第一眼用肉眼看可能有六成的?确率;有时候,癌细胞发展到某个程度,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就像身上的痣,如果看不出什幺问题应该就没事,但一年后如果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就要考量是不是有状况,变化状态和速度是考量是否为恶性肿瘤的判断?则之一。
最近,我周遭有两种极端案例:有些人每天来门诊看这个有没有问题、那个有没有问题;有些人则是明明看到了却不管,直到烂出一个洞才来看诊。
有些人脸上一有症状就找医学美容医师,但是做医美的医师不一定受过皮肤专科训练,对这些病灶的判断相对有一点落差,或许是把皮肤癌当成斑点做雷射治疗,做完后发现愈来愈大,而且不会好,才惊觉那是癌症。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非常有可能。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比起过去,一般人更容易注意到皮肤的症状,却因为不像面对内、外科急症那幺紧急,有时就是会放着不处理。虽然有些皮肤癌不会马上致死,糟糕的是因为拖太久,手术?围变大,本来只要缝一条线,变成要补一片皮,很难保有美观,而且再发或转移的风险也升高了。
防晒是预防皮肤癌之首要
最常见的三个皮肤癌是: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跟黑色素瘤,这三种癌症差异很大,治疗方法都是手术切掉,只是观念和做法不一样。
基底细胞癌很少出现转移的情况,切掉、电烧,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法相对单纯;但黑色素瘤的做法就不一样,不能将皮肤癌的治疗方式一体适用。
东方人的基底细胞癌常常有黑色素,只是变化很慢;鳞状细胞癌常常是没有颜色的,所以看到小瘤或黑色斑点不能只看颜色有没有变化,还要考虑形状,是不是常常破皮等等,这些都是共通的。发现不对劲就要找皮肤科医师,这个过程是一样的,都要自我筛检。
诊断基底细胞癌,不需要做X光断层,因为转移的机会很少,但是诊断鳞状细胞癌,很小的时候可能不需要,发现已经侵犯深一点、比较大时,要考虑有没有转移的可能性。
预防皮肤癌症,基本功就是防晒。人晒伤的机会相对比白种人少很多,他们年轻时就喜欢日光浴,累积很多紫外线伤害,晒伤程度普遍严重些。一般来讲,只要累积多就容易产生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如果年轻时常晒伤,的确比较容易有黑色素瘤。
防晒非常重要。除了防癌,晒太多也会造成皮肤老化,不过 适度的接触阳光能帮忙氧造维他命D,所以我们希望推广的是:正确防晒,不要过度曝晒,造成晒伤。
皮肤癌的后天危险因子比较少,但也不要因为少就轻忽。举例来说,西南沿海曾盛行乌脚病,因为饮用深井水导致砷中毒,病患身上有一些原位癌,后来变成鳞状细胞癌。我们以前也看过农夫使用农药,长时间暴露在那样环境下产生鳞状细胞癌,毕竟致癌物质就在那里。当然,现在已经很少了。
病人罹患皮肤癌,我们一定会问:「你过去接触过什幺东西?住在什幺地方?」即使年纪不大,还是可能饮用过深井水,只是病徵相对比较轻微。追究相关因素,才能给出适当建议、对症下药。
需要加强戒备的三种恶性肉瘤
此外,有三种恶性肉瘤要注意: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和卡波西肉瘤。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比较容易在年轻人身上看见。良性的皮肤纤维瘤通常是有一点黑黑硬硬的小肿瘤,很像小疤痕,可能半公分、一公分,维持很长时间,如果超过一公分还继续长大,就要找医生,有时候需要切片,因为可能是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它通常长得很慢,发现后只要挖得够大、够乾净就好了,不过,有时候还是会转移到远处。过去,医界视它为恶性肿瘤,二○二○年开始施行的病理分类不再将其归类在恶性肿瘤,即使如此,还是要谨慎看待。
至于为什幺会得到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目前尚未有定论。
我们也碰过被当作蟹足肿的病患,一直打类固醇治疗,后来发现其实不是。所以,如果皮肤有硬块,长得好像蟹足肿疤痕,就算颜色没变化,但是一直扩大,也要赶快接受检查。
血管肉瘤,是从血管里面长出来,容易长在有年纪的人的头皮上。因为长在头皮上,头?盖住,一块红红的斑其实不容易注意到。
刚开始的斑点是平的,后来才会鼓起来,所以平整部分很难发现,如果发现头上有个持续生长的红斑,甚至鼓起来,记得看医生。这种血管肉瘤,年纪大一点的人罹患机率比较高。当然也可能是脂漏性皮肤炎,症状也是红红的,无须过度恐慌。发现异常,先找医师诊断。
血管肉瘤是在血管里的恶性肿瘤,很容易从血管跑出去,加上位于头皮里面,不太容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鼓起来,摸到硬块,把头?剃光了,才发现红斑已经很大,其实不太容易切除。标?的治疗方式是广泛切除加上放射线治疗,必要时再加上化学治疗。不可讳言,面积愈大,存活的机会愈小。
如果六、七十岁的长者发现血管肉瘤,绝对不能拖,因为是很恶性的肿瘤,恶化速度很快。曾经有个病人做切片,一个礼拜后看报告的时候,已经变一大片了。我常跟学生说,这比黑色素瘤更可怕,因为就在血管里,变动极为快速。
部分的卡波西肉瘤跟HIV病毒感染有关。典型的卡波西肉瘤常常长在下半肢、脚或小腿的地方,一颗颗暗红的颗粒,跟人类疱疹病毒第八型感染有关,大部分发展过程很缓慢,一发现就要马上切除,或加上放射线治疗,不算可怕,所以要注意长在脚上红红的斑点和小瘤。
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皮肤恶性病变,就是长在阴部的乳房外柏哲德氏病,它的表现很像慢性湿疹,症状轻微,反反覆覆。医师也不容易第一眼就诊断出来。有时候在肠道或是生殖泌尿系统会伴随另外一个癌症。这也是要小心的特殊部位。
皮肤癌症的治疗很简单,如果只有一颗,马上清除拿掉,至少按下肿瘤发展的「暂停键」。最令人忧心的,是拖延着不看医生,小病变大病,最后可能面临截肢,那就真的因小失大了。
提醒123
- 皮肤癌可以提早发现,身上斑点变色、变形、容易破皮就要注意。阴部不易治八的湿疹也要小心。
- 每隔一段时间用手机记录身上的痣或斑点,自行比较,看诊时也方便医生了解其外观的变化、速度,作为是否恶性变化的参考。
- 虽然有些皮肤癌不易转移但会复发,持续追?是对抗的不二原则。
本文摘自《如果不是那一次检查,我已不在人世:赢得十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林肇堂(消化医学中心院长)/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