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故意的!中医如何帮助「过动儿」
「老师怎幺一直说我家小朋友上课都不专心!」
「我家妹妹对外界声音很敏感,老是被影响不能专心!」


「我们家小孩总是无法安静坐好、扭来扭去,像虫虫一样!」
您家的孩子是否也有相同的困扰呢?这些行为都是儿童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可能出现的症状。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以下简称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神经疾病之一,在平均每10-12位儿童就有1位是ADHD的患者,最常出现的核心症状多围绕「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过度旺盛、无法抑制冲动」来呈现,故也常被称作「过动症」。家长应避免过度责罚! (编辑推荐:洪小铃确诊ADHD治疗中!多巴胺不足也是原因,这些异常快警觉)
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中医科郑惟仁医师指出,上述须注意的是这些行为并非孩子爱玩或故意捣蛋,真正的原因是脑部功能轻度障碍所导致,他们需要的是家长与老师的协助与关怀,过度责罚会导致孩子的压力过大,反而得不偿失,而且目前ADHD已经有药物可以使用,建议家长一旦发现自家孩子有类似的表现,务必及早至门诊就医评估。
郑惟仁说,常有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的过动表现只是暂时的行为,长大之后就会自然痊八,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研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动与冲动的症状确实会减少,但是5-7成的患者在成年后仍饱受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进一步还会影响工作表现与人际互动,就连发生意外受伤的风险都比较高,这是需要特别留意的。 (编辑推荐:小时过动不得了,长大分心健忘还没完?医师解析家有ADHD孩子怎幺办)
中医是如何治疗儿童过动症呢?
每一位ADHD儿童的临床症状仍稍有不同,在中医常被分类为「心肝火旺、痰火内扰、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几种证型,一般会依据实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除了帮助改善不专心与过动的症状,家长常担心服用西药所出现的副作用,也能用中药来改善。
郑惟仁表示,从我的经验来说,以下几种情况是可以优先考虑中药治疗的:
- 5岁以下有明显的过动症状 (因年龄尚不符合西药健保给付条件)
- 症状较轻,且对服用中药接受度较高
- 服用西药后副作用较明显者,如胃口不佳、头痛、失眠等...
当然中药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有些情况还是必须转介到儿童心智科做进一步的评估,毕竟孩童的病情能够好转才是最重要的。
过动症只能吃药吗?
其实除了药物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某些国家,甚至优先让小朋友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如果疗效不佳才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所以我都会鼓励家长可以多阅读相关书籍,一来可以多了解小朋友的病情,二来透过良好的行为调整来改善不专注与过动的症状,另外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曾有家长告诉我每次小朋友在爬完山后的数日,过动的症状都会大幅改善,所以我都会建议在课业之余,让小朋友多安排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佳,不仅能消耗过多的精力,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活化脑部机能,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辅助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