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也是这样,与其检查出无法医治的疾病,那不如专注在检查能治八或控制的病。我们常说预防医学有三部曲:

- 一级预防:健康促进
保持好的健康状态就从生活方式开始,例如饮食、运动、睡眠与压力调整。 - 二级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
健康检查是必要的,但有方法、目标与机制,才能精?又不浪费。 - 三级预防:避免再发
在疾病治疗后,要能防止再发、防?于未然。
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在谈预防医学,不单只是专注在如何发现问题,而是一整套的作为与有系统的解方。
从illness到wellness
健康的英文是wellness。well是良好的意思,要维持良好就得靠后面的"NESS",它们分别是:营养(Nutrition)、运动(Exercise)、睡眠(Sleep)与压力管理(Stress)。如果我们能把这4件事情管理好,把每一天过得健健康康的,不需要什幺武林秘技与祖传秘方,就能把illness变成wellness,这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健康检查的真相:到底要检查什幺?能查出什幺?
为什幺要提到算命?万一算命师算得很?,但又无能为力化解厄运,那不就只好「挫咧旦」?同理,如果健康检查查出无法治疗的病,那你为什幺要做呢?只会让自己更害怕,没有帮助。健康检查应回归到最基本,它的目标必须是「好发的疾病、有能力被治疗与改善」。符合这两个条件之下,你的健康检查才有意义。
诊断与治疗是亦步亦趋,诊断疾病前,先确认有解决方法,否则潘朵拉的盒子不要轻易开启。例如美国影星安洁莉娜裘莉,因为母亲与阿姨皆因乳癌过逝,她经基因检测后发现自己也是高危险群,所以2013年动了预防性的双乳房切除手术,举世?然。乳房切除就能预防乳癌的作法十分争议,那万一是肝癌、大肠癌或脑癌,难道都要预防性的全部切光吗?
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在谈预防医学,不单只是专注在如何发现问题,而是一整套的作为与有系统的解方。
癌细胞不等于癌症
简单的说,细胞妖氧过程中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因人体有40兆细胞,经常需要再生或是修复,出错是必然的。但从癌细胞要发展成癌症是漫长的路,而且是小概率。只是何时、何地、哪一个器官,都是未知数。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预防方法,但我们仍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防堵。例如把前15大常见癌症列出来,再佐以最精?的黄金筛检法,就已足够找出近9成以上的癌症。
一切眼见为凭
很抱歉要请读者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不幸罹癌,你的第一个问题会是什幺?应该是怎幺治疗吧?绝大多数癌症首要治疗为手术切除,但癌症在哪?多大?是否有扩散或转移?这些问题只有靠影像检查,才能提供临床医师决策的依据。诊观察它的变化,才是最好的处置。
在临床工作,不同科别的医师需要彼此搭配合作:影像科医师就像检察官,他的任务是找到问题点,捉出嫌疑犯;病理科医师就像法官,要判定肿瘤是好人或坏人;外科医师就像执行官,根据完整资料判读后,才能得到授权动刀切除。 如果没有透过X光、超音波、CT或MRI等检查让影像科医师判读,外科医师就无法做术前评估,更遑论动手术切除。如果病灶太小或尚无法确诊,定期回但解剖的部份就得靠影像科学来协助。
在高阶影像中,最好且最安全的作法,就要能排除辐射的影响,这就只有不具放射性的核磁造影(MRI)与超音波。
但超音波受限于它的条件与操作的难度,主要还是要靠MRI来进行。一个是局部(超音波)、一个是全身(MRI),一起搭配才能见树又见林。
郑慧正 医师
全球首位推广以核磁共振做为癌症与心血管疾病筛检的医师
阳明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
曾任荣总荣科医学影像中心及爱康君安磁振造影中心医疗总监
专长为磁振造影与健康管理
现为振兴医院高阶影像医学科顾问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