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之前要保留20颗牙齿」,这是日本厚生省大力推广的牙齿保健基?,这个数量是有研究过的统计,因为有健康的牙齿,才能保有咀嚼力、享受美食与营养的吸收,这些都有助于延长寿命与生活品质。

牙医诊所的确是个很矛盾的地方,几乎每个人走进来都很忐忑不安,大多数人的恐惧可能都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或是机器高频率的噪音。我就曾遇过病人才开始要谘询,就直接昏倒在椅子上的夸张个案。才了解,原来有人可以害怕牙医到成为一种恐惧症(并不是我太可怕喔)。
不过我跟你保证,这一切都即将有所改变,除了进诊所不用再吓到发抖,回家时一定可以换上闪亮的牙齿+开心的笑脸。针对害怕看牙医的朋友,不论你的原因是很怕痛、怕流血或害怕机器磨刀霍霍的声响,现在有很多新设备与新工具,能大大降低你的担忧。以直接在诊间里昏倒的「恐惧最高级」来说,大概可以分为简单的 3 级:
- 恐惧1级:
怕打针对策:麻药或喷剂。先涂抹表面麻药在需要施打麻醉针的地方,这样上针的时候,是几乎感受不到痛感的。比较先进的诊所或体贴的牙医师,不论你是否怕痛,都会先做这个步骤 - 恐惧2级:
怕痛对策:水雷射。根管治疗或手术过程中,上了麻药后其实感受不太到痛,但有 些「心理的痛」是来自于机器的热度与高频噪音。较愿意投资的诊所会配备「水雷射」,这台多功能机器主要是透过「水」的参与,能够降低雷射的热作用,且噪音量极低,不仅身体连心理的感受都能照顾到。重点是「羽毛级」的水触感,少了机器冰冷的金属碰撞,可以安抚人心。而且大多数的水雷射疗程也不用打麻药,可见它有多轻柔,还能将原本好几次的疗程,大幅缩减。 - 恐惧3级:
一听到要看牙医就怕。对策:舒眠麻醉。有人的恐惧是怕到不敢进诊所,怕到多年不管、放任口腔健康崩坏。那怎幺办?直接在诊间昏倒不是办法,只能靠舒眠麻醉了!我也遇过连洗牙都要求舒眠麻醉的病人,就是这幺害怕。舒眠麻醉也是一种全身性的麻醉,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也需要有专业的麻醉医师来施行。这个大绝招是万不得已时的做法,一般人真的不建议。后来那位连洗牙都要全身麻醉的病人,被我们温柔劝说试试看其它无痛作法,克服心魔最难,但他也做到了,从此不用每次都大阵仗如同三军总动员,大家都?了一口气。
舒眠麻醉是什幺?有别于传统的全身麻醉,舒眠麻醉除了药物剂量较少,也无侵入性气管内插动作,恢复期也较快。但它仍是需要专业麻醉医师执行的手术,所使用药品为丙泊酚(Propofol),是四级管制药品,有一定的副作用,仅在医师综合评估后方可执行。
关于牙齿的 5 大误解
虽然现在卫教资讯很丰富,不过还是常常遇到大家对牙齿有许多误解,我最常跟病人提醒以下这5件事:
刷牙太用力才会流血!
很多人因为刷牙会流血就不敢刷,其实会流血大部份是牙龈处在发炎状态,而会发炎就是因为牙齿没刷乾净,所以「刷对位置」才能解决流血的根本问题。每当有需要,我们都会示?正确的刷法给患者,这样才能让牙龈回到健康状态、减少出血,也能避免蛀牙的问题。不刷才会有问题喔!太常洗牙会洗出大牙缝!
这应该是不爱洗牙的人最好的藉口吧?也是个大误会。牙结石会随着时间卡在牙缝中,洗牙就是要清掉这些结石,所以你会感觉好像洗完牙后牙缝变大了,是因为这些牙齿中间的「防火巷」原本堆积了过多杂物,所以才有牙缝很小的错觉,跟洗牙无关喔。装牙套就不会蛀牙?
还是会。很多人以为装了牙套就等于有了无敌保护,不用太认真刷牙了。但牙套跟真牙之间的缝隙还是会蛀牙(对的,细菌很厉害),所以还是要细心保养。抽神经一劳永逸?
正确的观念是要把危害神经的细菌与篥污清掉,而不是抽光或毒死神经就好。牙齿坏掉植牙就好了吧?
植牙的条件不是人人都可以,也要看牙龈跟身体的状况。我们原本的牙齿还是最好的,因为真牙周遭会有免疫细胞的保护与缓冲,而且植牙也需要更多心力去维护,为什幺呢?因为它的内部零件就跟汽车一样,需要保养维护与替换,不是植完就没事了。
护齿 3 宝:牙刷、牙线跟一位亲切的牙医师
牙医师也会蛀牙,所以我们跟大家一样,都要努力维持口腔健康。虽然牙齿的「道具」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牙刷跟牙线。牙刷的话不论是手动或电动都好,重点是要刷得对、刷得彻底。而清牙缝的任务就要靠牙线,才能将牙垢刮除。所以牙刷跟牙线一起联手,一个清除大面积、一个深入细缝,才能有最佳效果。
那漱口水呢?我会建议只有在手术后或特殊状况下再使用,它是无法取代正常的洁牙功能。曾经有一个认真刷牙但牙齿却很黑的病患,一问之下才发现他过度频繁的使用漱口水,因为漱口水中的某些成份跟咖啡或茶一样,具有染色的作用。
第 3 宝就是你的牙医师了,只有透过定期检查,才能让你的牙齿陪你长长久久。
隐形矫正不是只有美观
可能你不知道但很重要的事:牙齿矫正就是一种预防医学。虽然大部份的人会以美观来判断是否要做牙齿矫正,但更重要的是功能。因为当咬合有问题,就容易引起牙周病、口呼吸与其它问题。传统的牙齿矫正你一定不陌生,「大钢牙」的形象深植人心,除了外观很「突出」,使用起来也不便利,清洁与舒适度的痛苦指数都很高,一直到隐形矫正出现。
1998年美国FDA首次批准「隐形矫正」产品,从此牙齿矫正有了不一样的选择。除了大幅降低不适感,比起传统矫正更方便,清洁、美观与功能大跃进之外,还能在一开始就让医师与患者都能预视矫正后的效果。
2003年美国纽约大学牙医系正式导入Invisalign(称为隐适美)的隐形矫正课程,接着2005年天普大学加入、2006年哈佛大学牙医系也要求三年级的医学生要完成认证,等于全美前3大历史最悠久的牙医系全将牙齿隐形矫正纳入课程教学的一部份。
而且令人想不到的还有,牙齿矫正能救人一命。你一定有听过睡眠呼吸中止症,这个跟猝死有关的病,如果经诊断后是跟牙齿的咬合有关,矫正后就可以救人一命。因为当咬合不正,下巴后缩的情况下,呼吸道就会变的狭窄,进而造成在睡眠时呼吸中止。
傅筱芸 医师

现为:馆前─星采牙医诊所院长
经历:
大学牙医系毕
前台大医院牙科部医师